
一、温度(t)
1.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宏观)和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微观)的一个物理量。在微观领域,温度反映了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
2.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摄氏温度,其符号为t,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
注意,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只能说一个物体的温度是“多少”或“达到多少”,而不能表述为“传递”或“转移”。
二、内能(E)
1.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其单位是焦耳(J)。
2.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3. 内能的大小与构成物质的种类、状态、质量、温度以及结构等因素有关。
内能的表述应该是“具有内能”、“内能增加”或“内能减小”。
三、热量(Q)
1. 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内能称为热量。其单位是焦耳(J)。
注意,热量是反映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数量,只在发生热传递时存在。
2. 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表述为物体“具有”、“含有”多少热量。
四、三者的关系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记忆为:温度变化时内能一定变化,但内能变化时温度不一定变化,热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存在。
五、精准练习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精选习题。
1. 对于质量为1 kg、温度为0 ℃的冰块和质量为1 kg、温度为0 ℃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冰块的内能等于水的内能。
B. 冰块的内能小于水的内能(水结成冰要放热)。
C. 将冰块放入水中,热量从水传给冰块。
D. 将冰块放入水中,热量从冰块传给水。
2. 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白雪温度低,内能小。
B. 岩浆温度高,内能大。
C. 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
D. 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