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水送别》是骆宾王深情地创作的一曲送别歌谣,诗中融合了历史的悲歌与当下的情怀,通过简练的辞章跨越时空,引发人们对往昔侠义英雄和壮志未酬的共鸣。它向世人展现了执着于理想价值的坚守,寥落几笔便透露出厚重的历史氛围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极富艺术感染力。让我们共同深入领略这首诗的内涵!
在易水的岸边,燕丹与壮士告别,那一幕壮士发冲冠的悲壮场面仍历历在目。如今,历史的烟云已逝,侠士的身影已远,但易水依然寒冷如昔。
【关键词解析】
此地:易水的岸边,是送别与悲壮的交汇之地。
燕丹:战国时的燕国太子丹,代表着历史中的英勇传奇。
壮士:指荆轲,勇士之象征。
发冲冠:愤怒至极的情绪展现。
没:死亡之意,是历史留下的印记。
水:易水之水,见证历史的变迁。
【现代解读】
此诗用简练的词语将历史与现代情感融为一体。通过咏史的方式,在送别友人的时刻,骆宾王不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荆轲的崇敬之情,还隐含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对现实的无奈。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激励与期望。
【背景介绍】
公元679年的冬天,骆宾王赴幽燕地区,期望能在军中施展才华。他对自己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深表不满。在等待时机的过程中,他经历了沉沦与苦闷,《易水送别》便是他曲折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人简介】
骆宾王(约640年-684年),浙江义乌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才华早在七岁时便通过《咏鹅》一诗得到展现。骆宾王的一生充满坎坷,仕途不顺,曾因批评武则天而遭。后参与徐敬业反抗武则天的行动,兵败后下落不明。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为唐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首诗《易水送别》不仅是骆宾王送别友人的情感流露,更是他人生经历与心境的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让我们一同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才情,品味这美妙的古诗词韵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