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书法家张旭,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4—756年)的吴人(今江苏苏州),他的书法功力深厚,以精能至的笔法和豪放不羁的开创了狂草书的典范。张旭在名贵的“五色笺”上,纵情挥写了南北朝时期两位文豪谢灵运与庾信的古诗共四首,其独特的狂草书体让人叹为观止。
他的作品落笔力顶千钧,倾势而下,笔画,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笔婉转自如,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有急有缓地荡漾在舒畅的韵律中。他的字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着飞檐走壁之险,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为草书之巅峰之作。
草书之美在于其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的特点,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他的古诗四帖全文如下: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霤,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简,大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风吹分。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同时包括谢灵运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等。
下面从笔法、字法、章法和艺术风格四个方面分析介绍《古诗四帖》的艺术特点:
1. 笔法特点:张旭的笔法侧笔中锋,继承魏晋笔法;涩中求畅,奔放连绵;灵动多变。他的狂草不同于前人,突出“狂”字,这里的“狂”不是狂乱、狂怪、狂妄和疯狂,而是作者心理上的雅逸、潇洒、奔放和豪迈。
2. 字法特点:草法精熟是狂草作家的共同特点,张旭的草法精熟又在古今众多狂草作家之上。他的《古诗四帖》中所有文字均为纯正的草书,没有行书。张旭的结字高古、字体宽博、因势成形。然而因势成形必须确保字形美观且合乎字法规范。许多学书者在此存在误区,认为草书创作可以忽略单个字的美观性。但实际上,整体和谐完整的每一个字都需要经得起推敲。
3. 章法特点:张旭的书法自然疏密,没有刻意雕琢;分区域、分段落展现出不同的风格韵律;拉近行距以实现“隔行通气”;上下错落以活跃氛围。这些变化都是浑然天成、自然递变的。
4. 风格特点:《古诗四帖》的风格以“正大气象”为最大特点。“正”代表严谨,“大”则指气势雄壮并符合审美普遍性。张旭的草书严格遵守了传统成法并与魏晋正统的草书一脉相承。他的作品狂而不野、狂而不怪,坚持正中求变从而创造出了自身艺术上崇高品质。《古诗四帖》虽然属于狂草作品但它以正大气象为艺术特征因此备受人们重视。
对于书法实践者来说知道坚持风格上的正大气象同时写出作品的味道是非常难的而写出一些趣味则相对容易得多。《古诗四帖》在历代草书碑帖中是高难的不仅因为其技法高超更源于其坚持的正大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