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太阳病,脉搏寸部较为迟缓,关部浮大,尺部较弱。患者、出汗,同时出现恶寒、不呕吐,但感觉心下痞塞。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医生的治疗方式导致的。如果没有经过医生的治疗,患者不恶寒反而口渴,这表明病情已经转向阳明。如果小便频繁,必然干燥坚硬。即使十天没有排便,也不一定需要担忧。对于口渴想喝水的患者,应该少量给予饮水,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疗法。如果出现小便不利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五苓散。
【注释】太阳病,出现浮缓而弱的脉象,这是中风的症状。、出汗、恶寒,都是中风的表现。不呕吐说明内部气息调和,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心下痞塞的症状呢?这很可能与医生的治疗有关。如果没有经过医生的处理,邪热自然会向内部传播,患者不恶寒反而口渴,这表明太阳病已经转变为阳明病。对于小便频繁的情况,必然干燥坚硬。如果不、十多天都没有感到满或痛的症状,这仍然是属虚而非实,不宜过度治疗,可以等待自然恢复。如果出现口渴想喝水的情况,应该是胃中干燥,可以少量给予饮水以滋润胃部。如果出现小便不利而口渴的情况,这可能是水停不化,应该使用五苓散来引导停水,因为病在,所以仍然治疗太阳而不是阳明。
【集注】
张兼善认为:十天不而不进行攻伐,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种情况并非由热邪内蕴引起,虽然患者没有但并没有潮热、谵语等可使用攻下法的症状,因此需要谨慎,不要因为时间长就随意使用攻下的方法。
喻昌指出:寸部较缓、关部浮大、尺部较弱,、出汗、恶寒,完全是太阳中风的症状。如果没有误治,怎么会发生心下痞结呢?如果不误治,太阳病必然会逐渐传经,以至于不恶寒而口渴,这说明病邪已经侵入阳明。当阳明津液偏向渗泄小便时,大肠失去润滑而导致干燥坚硬,这与肠中热结是不同的,所以即使十天没有排便也不会有痛苦。
汪琥提问:对于小便频繁、干燥坚硬的情况,仲景的论述中为什么没有治疗方法呢?这是因为这正是仲景不需要用的情况,可以等待阴阳自然调和,则小便会逐渐减少,也会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