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因编排调整宣布延后播出,这一消息并未影响观众的热情。节目的相关新闻和往期内容都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甚至多次成为热搜话题。许多观众认为,《经典咏流传》让他们在欣赏歌曲的也能领略诗词的精髓,更好地融入意境。
与此《生僻字》这首歌曲在网络上一夜爆红,成为新的“网红神曲”。许多网友表示,通过对照歌词唱这首歌,可以轻松记住几十个生僻字的读音,之后再去查阅字典了解这些字词的出处和含义。这种在歌曲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方式,深受大众喜爱。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也传来了新的消息。郁可唯和胡夏清唱《知否知否》的花絮曝光,短短十几秒的画面,就让听众沉醉其中,仿佛回到了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世界。第一季节目播出时,便掀起了一股“诗词音乐热”。第二季节目延续“和诗以歌”的形式,将更多诗词经典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让诗词经典通过歌声传唱四方。
第二季节目在经典选用上更为丰富和广泛。从时代上,增加了唐宋以外,特别是近现代作品的比重;从体裁上,尝试更多文学著作的融入,如博士生克丽丝叮带来的《梦蝶:一百万个可能》,将《庄子·齐物论》和李白《古风(其九)》与流行歌曲融合,重新作词演绎,舞台上大放异彩。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领略诗词意境,本季《经典咏流传》创新节目形式,将“解析”环节前置,包括专业朗诵、文学评析、演唱经典、鉴赏互动等环节。同时增加外拍小片和第二现场,为经典歌曲的演绎铺垫更多情感。
观众表示,通过这些歌曲,他们能更好地背诵古诗,感受到音乐、人声、文本之美在松弛状态下的共振。
最近,《生僻字》这首歌火遍全网,原唱版本多次登上热搜,各大卫视晚会上也有不同版本的演绎。这首歌包含了70多个生僻字,被称为“中文十级测试”。
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网络热词“又双叒叕”。陈柯宇是这首歌的创作者,他表示创作初衷是希望让人们在听歌的同时学到生僻字。如今这首歌不仅被全网传唱,还出现了很多改编版。网友们纷纷表示,这首歌传播了传统文化,有趣又能学到知识。
专家表示,《生僻字》代表了年轻人解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探索。同时也有专家指出生僻字之所以生僻是因为用得少、见得少,《生僻字》只是简单地把一些字放到一起并没有提供具体的语境供人联想和记忆。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歌曲的形式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汉字、读懂汉字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另外一首《倒装句》歌曲也引起网友热议专家表示这是了解语言特色的方式之一。倒装句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种常见的口语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