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优化教与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校决定根据“先行试点,逐步完善”的原则,推行“周末导学案”。为确保的稳健与持续发展,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导学案的编制
1. 编制原则:
遵循适切性、自主性和能力性原则。学案的编写要贴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导学案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2. 内容要求:
明确学习目标,特别是重点和难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提供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
包含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学科学习方法,启发思维,自主解决问题。
设计问题导引,针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置习题检测,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达到消化和巩固的目的。
课外延伸,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和活动,鼓励网上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学习。
各学科可根据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情况适当调整。
二、导学案的操作
1. 时间限定:每周一学案。
2. 内容限定:包括复习和预习,涵盖前周所学及下周即将学习的内容。
3. 学科限定:主要限于高考学科,高一政、史、地、生四科可视情况灵活处理。
4. 容量限定:各学科要精炼内容,突出重难点,标准为依据语数英三科以8K纸两面印刷,政、史、地、理、化五科以16K纸两面印刷,不得随意增减分量。
三、导学案的管理
1. 定稿前需经备课组集体讨论。实验班可使用年段统一导学案或自行编制,但不得超容量限定。
2. 备课组需在每周五前完成编排、印制,并分发至年段室。周五晚自修结束前将学案分发给学生。
3. 每周一,老师需收缴导学案,进行检查、批改,了解学生上一周学习情况,反馈问题,并根据预习情况和疑难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程序。
4. 年段每月抽查导学案的处理和批阅情况。
5. 学校每年开展“优秀导学案”评比,结果作为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评选的依据。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学案非练习替代:学案是自主复习、预习的方案,以指导自主学习为主,不能仅以习题代替。
2. 周末仅发放导学案:除导学案外,不得布置其他形式的作业。
3. 以导学案为基础,逐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控制老师授课时间,解决学生问题。
4. 精选练习:各学科要控制作业量,提高作业针对性与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探究和消化的时间。
5. 探索在周末导学案的基础上,各学科要不断探索与总结,为推广“课堂导学案”模式积累经验。
6. 家长参与监督:导学案应设置家长监督学生完成的方式方法,班需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科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