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斋生活读后感

我的书斋生活读后感

近期身体欠佳,内外交困,思绪纷繁,我这个耄耋之年的有些承受不住了。因此决定暂时搁笔,不再写作。乔福山同志打电话来,希望我写点什么,我基于自己的决定婉拒了。但当我得知题目是《我的书斋》时,精神突然振奋,决定破例再次拿起笔。

我确实拥有一个书斋,并且深深地喜爱着我的这片书海。我的书斋相当庞大,包括大小房间、过厅、厨房,以及封顶的阳台,总共有八个区域。书籍的数量从未详细统计过,估计总册数应有数万之巨。在北大教授中,我恐怕是藏书之最。而且在我的梵文和西文书籍中,不乏海内孤本。尽管我并未以藏书家自居,但拥有如此丰富的书籍,心中难免沾沾自喜。

我的藏书如同挚友,虽然并非每本书我都熟悉,但它们似乎都认识我。每当我走进书斋,书籍仿佛变得活跃起来,我仿佛能听到它们的问候,看到它们的招手。有人问我书籍的“嘴”和“手”在哪里,我只能回答:“你的想象力还不够丰富,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我沉浸在书海中,忘记了外界的喧嚣和纷扰,仿佛整个世界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窗外的风景,包括碧水、垂柳、阳光下的玉兰绿叶,都暂时失去了吸引力。连我平常喜欢的鸟鸣声也听而不闻了。

每一本书友都蕴无尽的智慧。虽然我仅读过其中一部分,但那些读过的部分给予我深刻的体验。未曾读过的书籍也仿佛在释放一种神秘的力量,向我传递智慧。虽然我还未到达能接收这些智慧之流的境界,但我努力修炼,期待有一天能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有时,我的书友也会让我出些糗态。我并不讨厌清洁和秩序,但事务繁忙,学术问题、写作问题以及大量的来信、书籍和杂志堆积如山,导致我需要一本书时常常遍寻不得。这种情况下,我会到图书馆借书。等我把文章写好、还书后,常常在一堆书中意外找到之前寻找的书。虽然找到了书,但已经错过了时机,令人哭笑不得。我知道,我的书友在看到我焦急时会向我呼喊,但我尚未能听懂它们的语言。我会继续努力修炼自己。

我期待有一天能拥有一个神奇的书斋。在那里,我能真正与我的书友交流思想、感情。只要我想要哪本书,那本书就会告诉我它的位置,我可以轻易地取得。那时,我的文思会如泉水般,我的笔会变成生花妙笔,写出的文章会成为天下绝妙之作。我的书斋会充满无声的声音和无形的形象。这样的书斋岂不是奇妙绝伦!

我渴望拥有这样的书斋。(本文摘自季羡林的《夜来香花开的时候》,推荐阅读了解更多关于季羡林先生的人生与文学。)

【推荐阅读】季羡林散文新编系列包含季先生关于故乡、童年、亲人和闲居的文章,时间跨度七十余载。其中包括离家惆怅、还乡的百感交集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欢乐时光等人生百态。《夜来香花开的时候》收录了关于书斋的文章以及其他散文佳作。值得一读。


我的书斋生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