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牛肉面,兰州还有一大宝藏——兰州话
兰州话,生动而富有韵味。它不像粤语那么难懂,也不像吴语那么软糯,更没大东北的刚硬。虽然处于大西北,但兰州话却拥有别样的诙谐与幽默。时不时蹦出的俏皮话,总让人忍俊不禁。只有真正走进这座城,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兰州话的魅力。
兰州方言,是流传于兰州地方的汉语方言,属于兰银官话—金城片。兰州有独特的“兰州话”,其腔调、用语都和甘肃其他县市有所不同。还有一种介于兰州话和普通话之间的“杂交品种”,被称为“京兰腔”,其基本发音与普通话相似,只是多了一些兰州的俗语。
在兰州,无论是老少,无论是在街头小巷,大家都通过接触兰州方言版的猫和老鼠成长。重温那些熟悉的语调,简直让人感叹可爱到爆!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兰州话的入门级词汇和表达方式:
喧关:表示谈话、聊天,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语言交流。
带!:可能是最具攻击性的问候方式。
家对…… :表达各种情绪,如惊叹、无奈、感慨万千等。
哈送!:这是一个颇为暧昧的词语,不仅用于泼皮悍妇的互喷,还用于怨女的缠绵。
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沙沙、蹿活、拇着、稀不、雾住、满福、跌拌、亮豁等。
掌握了这些日常用语,你就可以开始进入进阶版的兰州话了。进阶版兰州话包含了歇后语和俗语,听起来趣味盎然。
人物篇:
瘸子的沟子错扇子:比喻事情出乎预料,南辕北辙。
尿不到一个壶里:形容两人彼此看不顺眼,道不同不相为谋。
小吃篇:
有牙齿的没锅盔,有锅盔的没牙齿:锅盔是陕西民间家里烙的大饼,这句俗语描述了年轻人和老人在生活条件上的无奈。
外孙子,抵不上人家的萝卜菜根子:指的是姥爷、姥姥对外孙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习俗篇:
兰州地方斜,说谁谁就到:指事情刚好凑巧,说出来的话很灵验。尤其是说一些坏话时更为准确。对于当地人来说每当他们评价一件事时都喜欢加上一句这其中的寓意告诫听者事情的结果如何如何。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了!这种文化现象也体现了兰州话的幽默感和韵味悠长之意了!不仅仅只有传统文化上有瑰宝其实在日常生活上的一些琐碎事当中也有一些隐藏其中的奥妙和文化了!例如歇后语大集合中的鸭子的爪爪——连手等等等等都体现了当地人的幽默和智慧了!这种幽默和智慧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身为西北人最自豪的其实也是自己拥有一口过分又不失腔调的金兰腔而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也能给人们在交流中带来欢乐和快乐啊!也希望以后有好兄弟好朋友在身边相聚的时候我们都能用一句地道的兰州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兄弟!组撒着尼!”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份独特而美妙的交流所带来的愉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