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以为友情如同坚固的堡垒,能够抵御岁月的侵蚀,也如同温暖的港湾,给予我们无尽的安慰。但随着成长的脚步,逐渐发现友情的脆弱。村上春树曾言:“有些东西,不解释就明白不了,即使解释了也明白不了。”当友情走到尽头,成年人选择坦然接受,背影中透露出历经沧桑后的通透。
在成年人世界里,忙碌的生活、满身的压力和责任使得修复破碎的友情变得困难重重。岁月的流转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灵魂契合的基础上的,如果一段友情需要反复解释来维系,那么可能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我们在成长中学会了自我和解,明白友情的得失是常态,只有接受这一现实,才能轻松前行。
被误解是表达的宿命,也是不同频率关系的必然。就像菲茨杰拉德为了生活改变了创作方式,而海明威却无法接受,尽管多次解释,但友情仍然走向终结。在美剧《老友记》中,罗斯试图向不相信进化论的菲比证明自己的观点,却遭到抗拒。当观念发生冲突时,过多的解释往往被视为掩饰,言语的力量变得苍白无力。
人际关系的演变是从熟悉到陌生的自然筛选。比如,我们的表姐苏苏作为设计师,却遭到发小的误解和贬低,她选择不再解释,任由友情远去。木心与画家王元鼎因绘画理念的不同而争吵,之后默契地选择散场。道不同不相为谋,坦然接受这一现实是成年人成熟的体现。
肖邦因不被认可离开家乡,却在巴黎遇到知己特,开启了长久的友情。程砚秋倒嗓后被朋友抛弃,但通过苦练发声得到罗瘿公的赏识,重新登上事业巅峰。这些经历告诉我们,对于合适的关系,我们可以轻松自在;对于不合适的关系,及时舍弃才能更好地成为自己,也自然会遇见同路的人。
对于成年人而言,言语之间要么无需多言,要么多说无益。如果关系注定走向结束,那么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把时间留给自己,去做有价值的事情。告别错的,才能与真正懂自己的人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