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想上次与亲戚的聚餐,难道还是去年春节吗?”深夜刷手机的李大妈偶然发现,家族群的最后一条消息竟停留在半年前,那是表弟分享的拼多多砍价链接。如今,就连敷衍亲戚的年轻人也开始偷懒了!
一、地理距离成为亲情的绊脚石:不是不想聚,而是人难聚
曾几何时,我们挨家挨户拜年,收获压岁钱时的喜悦犹在眼前。如今,河北的堂姐忙于北京追逐学区房的梦想,广东的表哥在杭州直播带货,东北的老舅跟随女儿的脚步定居三亚。亲戚们的身影,散得比外卖小哥的电动车还快。
有网友无奈吐槽:“去年家族聚会,导航显示最近的亲戚三姨在新疆,最远的小叔居然在冰岛。这哪是团圆饭,分明是地球online的网友见面会!”更令人感慨的是,饭桌上聊学区房和养殖技术的亲戚,互相觉得对方讲的是外星语。
当山东的大姨带来的煎饼与上海姑姑的brunch同框出现时,你猜谁会先掏出手机刷朋友圈?
二、尴尬的借钱瞬间:水滴筹胜过亲戚群,ATM都比二舅靠谱
一则真实的故事令人唏嘘:一位00后小伙父亲住院,家族群里发出20条语音借钱的信息,却收到三姑的哭穷和六叔的叹息。最终,小伙选择了水滴筹,24小时内筹齐5万。
评论区瞬间沸腾:“现在亲戚群两大功能——砍一刀和结婚通知。” “上次借给表哥3万,还钱时却附带两箱烂苹果。”亲情在金钱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202X亲情报告》显示,67%的年轻人宁愿选择网贷也不愿向亲戚借钱,首要理由是“不想听人生教育课”。
三、赛博亲戚时代:AI拜年VS纸糊iPhone,传统亲情面临挑战
00后在整顿亲戚界的操作令人叹为观止:朋友圈对亲戚永久不可见,60秒语音只关注最后5秒,清明扫墓直接在元宇宙上香。更有甚者在烧纸糊的ChatGPT给爷爷娱乐:“您老在那边无聊了就调戏AI玩!”
亲戚间的交流靠表情包维系:“您说得对但我懒得吵” “跪求别再介绍相亲”。家族群成了斗图现场,年轻人则悄悄建立“反催婚”。
当二大爷用抖音特效拍摄土味视频时,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早已被侄女。
四、年轻人的觉醒:亲戚?不过是通讯录里的一个标签
95后小张的通讯录让妈妈大吃一惊:大舅=“保险狂魔(勿接)”,二姨=“养生谣言生产机”,表哥=“微商代购三件套”。年轻人现在态度鲜明:
“您说女人30不结婚就贬值?那我给您表演个拉黑三连。” “介绍月薪3000的相亲对象?不如直接给我烧纸。” 在江浙沪,亲戚群甚至被改为“长三角人脉置换中心”,血缘?不如互相推荐客户来得实在!
结尾:我们不禁思考,等这代人老了,走亲戚会不会像写信、打电话一样,成为博物馆里的展览品?李大妈看着孙子用AI发出的拜年短信,不禁联想到当年她看着BB机消失的心情……现代科技与传统亲情的关系究竟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