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徽州古典园林或徽商遗宅,每一件雕刻作品都让人惊叹不已。精美的图案、生动的画面、形神兼备的人物、呼之欲出的虫鱼以及云蒸霞蔚的山水、幽香阵阵的花卉,无不散发着经久不衰的光芒,展现出令人心醉的万般风情和五彩斑斓的神奇色彩。这些雕刻艺术品均衡对称、多样统一,给人以无尽的和谐美和韵律美,这就是蜚声海内外的徽州“三雕”艺术。
徽州三雕的内容极其丰富,令人叹为观止。走进气势宏大的厅堂,溪水旁的亭阁,或大街小巷的花窗、漏窗,仿佛走进一个凝固的自然意境。山水有波涛滚滚的新安江、富春江、桃红柳绿的大运河,还有碧波荡漾的西湖、桨声月光影中的秦淮河等。人物有居高临下的书生气韵、来去匆匆的徽商身影、步履艰辛的山中樵夫以及云烟袅袅中的仙子。花卉则以松、桂、荷、菊、竹、兰等为主,还有马、牛、鸭、鸡等动物。这些丰富多彩的东西,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源自纷繁复杂的徽州社会。其中技艺更是独具一格,如绩溪龙川“水口”中的“祠堂”,正厅中一组隔扇门上的百鹿图令人赞叹。看其画,才知徽州的真山真水是如此美妙。
徽州三雕的繁荣得益于徽州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徽州境内有数不清的峰岭峦壁,从中蜕变出的名石也有很多。加上徽商鼎盛,名品石料源源不断地运进徽州,如花岗石、汉白玉等。徽州的土壤资源同样丰富,为能工巧匠烧制砖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徽州的木本资源更是令人惊叹,仍有千余种古木名树遍布整个徽州,为木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徽州三雕的精湛艺术,源于勤劳的徽州人善于取百家之长。三雕艺术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但往往是单一的,而徽州则是集大成者,其品种之多、形式多样在全国独一无二。比如砖雕,种类有浮雕、多层雕等,以烧制人物、花卉图像为主。而木雕则融合了各家之长,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力求表现多层次的复杂内容。还有石雕,由于徽州商人遍布天下,互相渗透、互相补缺,进而由小手艺进入大工艺。
古代文化充实了徽州三雕的内涵。从程朱理学中蜕变出的人物形象,如状元、英雄、烈女等,融合到《百子园》《二十四孝》等故事情节中。这些雕刻出来的人物,贯穿徽州理学之中,是徽州哲学体系中的基本点。从富甲江南的徽商文化中蜕变出的“金银气”,以及从徽州儒教文化中蜕变出的“君子之风”等,都为三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有一些落泊之人,他们使徽州雕刻艺术透出一缕缕“隐逸”的味儿。
灿烂的徽州文化为徽州三雕营造一个很壮观的文化园。徽派版画在明清之际大放异彩,给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以深远的影响。我国著名的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对徽州雕刻艺术赞不绝口。这些雕刻艺术品的魅力在于其生动逼真、富有情节和构图,透雕层次深入并吸取了书画立轴和手卷的表现手法。
徽州三雕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徽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雕刻艺术品展示了徽州的独特魅力和韵味,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生动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