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探秘之旅:鳌头矶与运河的往事
到达临清市的那天晚上,我骑着自行车直奔鳌头矶。夜色下,运河的灯光亮起,鳌头矶前的运河呈现出一种梦幻的美,河的蓝色灯光与桥上的灯光交相辉映。
当我沉浸在这美景中时,突然下起了雨。此刻的鳌头矶空无一人,我独自站在门洞下避雨,抬头看到门匾上的“独占”二字,感觉自己仿佛真的“独占鳌头”。
次日早晨,我品尝了临清特色的豆腐脑和葱油饼,并沿着运河走去。在集市上偶然发现了元代运河入卫运河的入河口以及著名的临清闸。卫运河上有一座先锋大桥,是全国第一座大钢筋混凝土系杆吊式拱桥,曾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这段卫运河虽然河道宽阔,但水流已近乎停滞,水面上长满了青苔。而元代运河的某一段,从临清闸到鳌头矶,虽然已经废弃了几百年,但依然有水道存在。沿途有临清闸、月径桥、会通闸等古迹。
白日的鳌头矶和运河虽然清晰,但失去了夜晚的神秘韵味。我沿明运河走到运河钞关,这里是运河上的收费站,当年船只来往频繁,税收丰厚。
临清曾是北方最大的商业都会,有着“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的美誉。当时的上海被称为“小临清”。鳌头矶后的中洲地区,是运河兴盛时临清最繁华的区域。如今虽然街面破旧,但依然可以感受到昔日的繁华气息。
临清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各类美食受到游客们的青睐。而作为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枢纽,临清曾经以交通便利著称。如今运河不再通航,临清的交通地位也有所下降。我在离开临清前往德州的路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最终通过前往夏津县再坐公交到德州的方式解决了问题。这次临清之旅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