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吃几个粘豆包合适

一顿吃几个粘豆包合适

金玉满堂香四溢,脱贫妙招在此间。小小的粘豆包,如今变成金光闪的财富。欢声笑语从林西县新城子镇双兴村的赵丽杰家中传出,满载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赵丽杰的家,记者看到身着白大褂的妇女们正在忙碌地制作粘豆包。院子里,简易木架上的粘豆包如金色元宝般耀眼。阳光透过玻璃格栅,屋内的女工们正忙着和面、包馅、制作豆包。工人们分享说,他们使用的是自家种植的无污染绿色原材料。制作豆包的关键在于豆馅的质量和火候掌握,用传统方法蒸出的豆包才更美味。

随着粘豆包销量的增加,制作流程也逐渐机械化。于学乐告诉记者,现在每天能加工的面粉量很大,粘豆包的口感也因此更加柔软、细腻和有韧劲。在这里工作,每天能挣到百元左右的收入,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产品待售区里,写有“传统手工、纯天然食材”等字样的包装整齐摆放。赵丽杰介绍说,粘豆包现在供不应求,需提前预订。借助网络和传统销售方式,每市斤的售价达到了7元,目前市场销量非常好。曾经冬月时节村民多在家中“猫冬”,如今大家都忙着制作粘豆包,并与网络销售渠道结合,让小小的粘豆包在网上成为热销美食。

从田间种植到消费者餐桌,村民通过延伸传统农作物产业链,让粘豆包成为乡村振兴的“小杠杆”。双兴村是林西县著名的杂粮产区,其黄米面和红芸豆品质上乘。赵丽杰表示,她从小就吃粘豆包长大,决心传承这一传统工艺。

作为一名农村妇女,赵丽杰敏锐捕捉商机,将粘豆包产业做大做强,让村民受益。她创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并进行了合理规划。未来,她计划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提升杂粮品牌档次,带领更多村民走向美好生活。

(作者:张绍军 白银波)

编者:刁建伟 姚丽丽。


一顿吃几个粘豆包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