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4年11月15日的上午,我和同事卢昱有幸在北大畅春园采访了许渊冲先生。他向我们传达了一句话:“人生的乐趣在于创造美。”回忆起那天的采访情景,仿佛昨日之事。我深感庆幸,虽非君子,却能近距离接触这位君子。
今年6月17日,许渊冲先生在凌晨5点仍在家中学习,直到7点40分安详离世。这位创造美的老人静静地走了,我为他的离世感到深深的惋惜。
采访那天,许先生与我们谈论翻译、学习、人生阅历以及创作体验,他的思维十分敏捷。他讲述了自己名字“渊冲”的出处,引用了西晋文学家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中的“茂德渊冲,天姿玉裕”。他幽默地表示,父亲希望他成为博学之士,而他的确做到了。
许渊冲先生通过长期的翻译实践体会到,翻译的过程一定是译者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的逐步升华过程。只有达到“乐”的境界,才能在翻译中感动读者,与他们分享乐趣。“乐”是可以传递的。
他对叔本华的名言“美是最高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如果能把一个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那将是更高的善和更大的乐趣。在他看来,“乐之”是翻译的最高境界,也是读者对译者的最高评价。
他的痴人之“乐”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展望未来还是回首过去,他都能发现不同的风景。他保持着赤子之心,简单生活,喜欢吃方便面、喝温可乐。
他住在一个80平方米的小三居里,生活自在。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仍然坚持每天翻译1000字的工作计划,达到了发愤忘食的境界。
许先生乐在养成的习惯中。他在生活琐事上养成的习惯越多,越能集中精力做大事。他引用孔子的话给自己打气,保持着狂者的进取精神。他认为自豪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这句话也被他作为人生信条贴在书房的卧榻之上。
王蒙说自己是死不的乐天派,我觉得许先生也是如此。他在书斋中与贤者相伴,文字是他的兵将,他自由地调遣着。他自在地表达,自我倾吐,从中获得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