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期间,面对家人亲手制作的各种传统美食,你是选择品尝回家的温馨,还是探索各地的独特风味呢?是否曾想过这个假期过后,你可能不知不觉增加了体重?假期固然是与美食相伴的欢乐时光,但如何在节后迅速恢复健康状态同样重要。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市民们陆续回到工作岗位。赵女士滚的肚皮,仍然沉浸在妈妈亲手制作的美食的回忆中。她说:“我们家是北方的,饮食以肉类和炸物为主。比如炸带鱼、炸春卷、过油肉等,最想念的是爸爸做的铜火锅。”
与陈先生这样的南方人相比,虽然饮食相对清淡,但同样难以避免过量摄入。他表示:“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以蒸菜、炒菜为主。每年春节,桌上总是摆满了二三十道佳肴,其中不乏肉圆子、排骨炖莲藕等地方特色美食。”
那么,节假日期间大吃大喝可能会带来哪些健康隐患呢?北京大学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柳鹏对此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春节期间硬菜多,亲朋好友相聚时摄入总量往往超标。这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以及脂肪、糖类等能量摄入过多,进而引发体重增加和其他健康问题。”
柳鹏强调,节后调整饮食关键在于清淡与平衡。“春节期间摄入过多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节后应以蔬菜、水果、豆制品为主进行搭配,让胃肠道得到休息。选择清淡类食物进行平衡,有助于调理身体代谢。”
范志红教授也提出,过年期间容易吃得多、动得少。年后需要调整饮食与运动的比例。她建议:“春节期间摄入过多的食物量现在应适当降低,采用少油烹饪方法,如清蒸鱼等。同时重视主食和零食的管理,增加蔬菜的摄入,并加强运动,以消耗长假期间增长的脂肪。”
范志红还提醒市民注意食物储存时间,避免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春节期间,食物容易囤积。建议适度冷藏或冷冻储存。所有东西在冷冻状态下不易坏,但时间一长,味道和营养价值都会受影响。最好一个月内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