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山东文博会,各个区县的展区都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本届文博会在保证山东十六市参展的基础上,更是迎来了创纪录的参展县区数量——除了济南市10个区外,还有14个县区参展,使得文博会更加贴近大众生活。
走进区县展区,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章丘展区,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音乐声,观众可以看到一位市民用编钟演奏这首歌曲。
章丘展区的工作人员晨介绍,展区的主题是“文旅融合章丘新动能”。展出的重点是一件仿制品——洛庄汉墓出土编钟的复制品。这件编钟制作精良,保存完好,共有19件,被誉为“汉代第一钟”。自展示以来,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体验敲击的乐趣,已成为一个热门的打卡地点。在展区中还可以看到蛋雕、鲁绣、兔子王等非遗项目。
在济阳展区,一件色彩艳丽的大型龙阳黑陶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庆增介绍,这件作品名为《五龙献瑞》,是为了庆祝国庆70周年而特别制作的。作品采用了高浮雕、掐丝等工艺,耗时三个月完成。黑陶有着4500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徐庆增不断探索创新,将黑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运用掐丝、影雕等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立体鲜艳的图案。
文博会上还展出了许多来自田间地头的创意产品,传统的农村手工艺品被转化为各类文创产品,焕发出新的生机。观众可以欣赏到青州展区的农民画长卷,这幅由40幅画构成的作品,展现了农村发展的巨大变化。青州市的农民画是源于生活、聚焦“三农”的大众艺术,被评为“农民画之乡”。
除了传统文化艺术的展示,区县展区还融入了时尚科技元素。在济南市中区展区,“设计”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里展示了一系列设计造成的有趣生验,让人们感受到设计真的会改变生活。历城展区的数字展厅体现了历城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果,提供了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产品的体验,科技感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