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启停功能真的有必要关闭吗?

随着环保和节油理念的普及,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已成为众多车型的标配功能。相信有很多朋友上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关闭这项功能,因为它在某些情况下,如频繁熄火启动,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这一技术的实用性最早在丰田车型上得到测试。经过长期在东京道路上的测试,搭载自动启停技术的车型实现了近10%的节油效果。随后,大众、雪铁龙、菲亚特等汽车制造商也开始采用这一技术,但最初仅在部分车型中少量搭载。

在2006年,随着全球对节能减排的重视,了一系列严格的法规来限制汽车的能源消耗和废放。这促使发动机启停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各大汽车厂商开始大规模应用该技术。到了2013年,地区上市的超过半数新车都已经配备了自动启停技术。

毫无疑问,自动启停技术能够带来省油的效益。在自动启停的过程中,发动机的熄火只是暂时的“休眠”,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熄火,因此不会存在瞬间油耗高的问题。根据各大汽车厂商和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发动机自动启停的节油率可达到8%到15%左右。排量越大,道路越拥堵,节油效果越显著。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建议关闭自动启停功能。例如,在坡道上使用自动启停时,如果松开刹车后发动机未能及时助力,可能会导致车辆滑坡。当空调温度开得过低时,如果发动机因自动启停而强制工作,可能会降低其实际作用。特别是在过涉水路面或夏季雷暴天气路面积水的情况下,务必关闭自动启停功能。

虽然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在许多情况下都能带来节油的效益,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编辑:实习生刘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