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郑州的气温骤降至4℃,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年度的“低温挑战”。
郭先生上月购入的新能源车在平日使用中发现,即使在温暖季节表现良好的续航在近期却显著下降。他表示:“平日行驶不到20公里的路程,电量却减少了原本应有的50公里。”
随着冬季的寒风凛冽扫过河南,许多新能源车主开始抱怨车辆的续航问题。一些车主表示他们不得不采取日充模式,因为冬季充电时间长且满电续航里程大幅缩短。更有甚者表示,汽车充满电后停一晚,次日却发现续航里程无故减少了5%~10%。对此现象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他们指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挑战。这一问题是令车主们惊讶的一个领域——尽管他们本以为电池已经充满电,但停一晚后启动时会消耗额外的电量用于电池加热。即便车辆配备了热泵技术,在冷启动时仍会损失部分电量。这一现象让许多车主不解并称之为“无故掉电”。但实际上这是新能源车冬季特有的耗电现象。目前,许多汽车厂家正在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人员介绍,低温时,锂离子电池的化学活性降低,导致电池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汽车厂家已经采取了措施,如增加基础续航或是配备热泵技术来保证电池的持续稳定运行。不过遗憾的是这些方法仍然治标不治本,尤其是在极寒环境下(-10℃以下),即使是具有出色续航的电动汽车在使用暖风时也只能维持一般行驶距离。针对电动汽车如何在冬季维持续航的问题,汽车行业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例如保持平稳驾驶速度,避免长时间高速行驶或频繁加速减速以减少能耗增加里程。此外他们还提醒车主们在每次用车后立即充电,并尽量避免长时间不使用车辆而使其闲置不用,可以将其电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以保持电池的健康状态。这些实用的建议对新能源汽车的冬季维护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总的来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了解程度逐渐提高相信这些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和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