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目新闻评论员观察
对于卧铺车厢的布局,大家都知道下铺空间相对宽敞,可供乘客坐或躺。而中铺和上铺空间较为狭窄,通常仅供躺卧。长期以来,上中铺的乘客偶尔在下铺稍作休息,被视为一种默契。随着人们对个人空间和隐私的关注增加,这种平衡被逐渐打破。挂帘子的行为,无疑将这一冲突推向了新的高度。
尽管视频中挂帘子的是一位年轻人,想要坐下的是一位老年人,但这不仅仅是两个年龄之间的冲突。其本质是在火车这一公共空间内,私人边界的冲突。火车车厢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在规则不明确的情况下,各方都想要最大化自己的,冲突便不可避免。
法律专家们纷纷发表意见,从法律角度解析此事。下铺乘客拥有购票后的使用权,只要不干扰他人,是否挂帘子属于个人自由。其他乘客想要坐下必须得到下铺乘客的同意。铁路客服也回应了类似的规定。但问题的焦点并不在于下铺能否坐,而是上中铺乘客应该在哪里坐。如果下铺不让坐,那么其他乘客的权益如何保障?
笔者曾亲身体验过卧铺旅行,深知长时间躺卧的疲惫。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长时间的躺卧更加难以承受。我们不能只关注个人的使用权,而忽视了他人的需求。如果大家都只关注自己的权益,那么冲突只会愈演愈烈。
个人意识的增强是好事,但公共意识同样重要。火车是一个公共空间,我们需要在此空间中寻求平衡。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个体应有所让渡,心态也需包容。但当前的争端源于缺乏明确的公共规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铁路部门应正视卧铺车厢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制定明确的规则,提升服务,帮助乘客协商解决问题。长期来看,更改车厢设计,增加座椅是根本解决之道。
呼吁广大网友不要过度解读此事,回到具体的乘车情境,彼此理解、尊重、关怀。铁路部门应积极采纳乘客的建议和反馈,共同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