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剂和融雪盐的区别

融雪剂和融雪盐的区别

融雪剂简介及其成分是否高效清除冰雪

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除雪剂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例如氯化钠、氯化钙、氧化镁和氯化钾等,也被称为盐。这类融雪剂具有显著的融雪效果,且价格亲民,但是使用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不容忽视。尤其是空气污染较为严重,而且对道路、公路桥梁、汽车以及绿色植物都存在很大的危害。当前,被广泛应用的融雪剂大多以氯化钠(食盐)为主。

另一种除雪剂则是基于有机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醋酸钾。此类融雪剂的侵蚀性较小,对环境和物体的损害相对较小,但价格相对较高,通常是氯酸盐的十倍以上,因此通常只在特定场所如机场等地使用。

在使用融雪剂时,使用者需特别关注两个指标。首先是融雪剂的浓度,作为溶液使用时,由于喷洒相同数量的溶液所需的价格相同,因此融雪剂的浓度越高,使用成本也就越高;其次是融雪剂的冰点,因为干剂和溶液的冰点有很大的差异。

虽然氯盐融雪剂具有高效的融雪、除雪能力且价格实惠,但是其融化后的雪或冰形成的液体流入污水设施、农田等地方后,产生的危害不容忽视。特别是被喷洒在路面上的融雪剂,经雨水冲刷后,会随路面排水流入河流或湖泊等水域,对环境造成长期的影响。尽管环境中的生态系统会进行自我修复,但是一旦受到大量融雪剂的影响,很容易失衡并严重影响水质。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大量使用融雪剂会导致地表水的盐度升高。

对于地下水而言,由于其空间有限且流动性较差,目前关于融雪剂对其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融雪剂在融化后可能渗入土壤并污染地下水体。影响地下水盐浓度分布的因素包括土壤性质、土壤渗透性、离子交换能力、植被覆盖率以及土壤湿度和地下水位高度等。这些因素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更深入的探讨和关注。


融雪剂和融雪盐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