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为师矣中的以是什么意思

可以为师矣中的以是什么意思

“温”字在古汉语中本义为加热浴盆里的水,逐渐引申出适中的热度、不冷不热、柔和、复习、富足等意义。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温”字出现了五处,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在儒家看来,“温”不仅是加热的意思,更是一种修养和品性的体现。子贡与孔子的对话中,提到“温良恭俭让”,被视为儒家的五德,是君子内涵修养的外在表现。孔子被描述为一个有温度的人,他的高尚人品像磁铁石一样吸引他人。他的“温”不仅仅是对待别人温和,更是一种有礼貌、考虑他人感受的表现。这种态度使得与他交往的人乐于亲近他,愿意与他分享信息。孔子的“温”体现了他的修为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相对于孔子的“温”,那些因为小事而纠缠不休、暴躁的人显然缺少了这种修养。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需要每个人在家中保持温和的态度。这里的“温”也指待人得体,有分寸感,既不过热也不过冷,保持中道的平衡。

在《论语》的多个篇章中,“温”还被用来描述君子的其他品质,如“温故而知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些都体现了君子既严肃又和蔼,既有温度又有严格的要求。正如学者辜鸿铭所说,“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内心的修养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温”在中医概念中通常指的是物的一种性质,称为“温性”或“温热性”。温性物具有助阳、散寒、温经等作用,适用于治疗寒证。

“温”是一种美好的德行,是情商高、有人格魅力的表现。要想成为温如玉的君子,需要不断积累人生阅历,接受诗书的熏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温和于心,安立于世。“温”不仅是孔子的思想体现,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可以为师矣中的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