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山,这个位于心脏地带的小山脉,是家乡向东三十五华里处的一道壮丽风景。尽管它不像三山五岳那样高耸入云,但是它的名声却如雷贯耳,流传千里。这座山的传奇故事,源自于北宋时期的梁山聚义,使得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山峰蜚声华夏。
回忆起我小时候的一个清明节,学校了一次登山活动,那是我第一次登上梁山。当时的山路步行让我感受到了山的距离之远,有句话说“望山跑死马”,形容的就是人们因为视觉误差而产生的错觉。
当时的梁山青石,山顶上一圈半公尺高的残垣是当年山寨的遗址。除此之外,还有一口几乎填满的枯井,让人不禁联想到好汉们曾经在此凿井的故事。站在山顶上,仿佛置身仙境,一览众山小。那一幕幕居高临下的景象,让我震撼不已。
宋江率领的一百零八名好汉在梁山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悲歌,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登上梁山的我,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河,感受到了梁山文化的魅力。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弘扬历史文化,山上增建了众多景点景观,如忠义堂、断金亭等。梁山与水浒文化紧密相连,共同铸就了水浒文化的主体。周边的景阳岗、十字坡等遗迹也引人关注,隐约再现了历史上的波澜壮阔。
又一次来到梁山是上个世纪未的一年。进入梁山县城,浓郁的水浒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大街小巷中,以水浒地名和人名为名的商店、饭店和文化所众多。山脚下的广场上的五彩旌旗和山壁写的“水泊梁山”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随着目光的转移,我沿着山路攀登,一路上山风习习,游人如织。山路两旁的松柏郁郁葱葱,山坡上绿树成荫,一改昔日的荒凉。
走到山顶,可以看到巍峨的忠义堂。这是山寨的主建筑,也是当年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汉议事的地方。堂前高高的旗杆上飘扬着象征好汉们理想和信念的杏黄旗。走出忠义堂,不远就是塑有李逵形象的山寨要塞黑风口。这里地势险要,只见李逵手执双斧,威武刚烈,扼守在这雄关险隘上。
梁山及其周边遗迹展现了当年的悲壮景象,仿佛能听到水泊的涛声、号角的悲鸣。这些好汉们的英勇事迹和形象将永垂青史。虽然水浒故事以悲剧告终,但其中的英雄气概和鲜活英雄形象却永垂千秋。
作者徐龙江是郓城县北徐桥村人,现任某建筑公司经理并居住在辽宁省大连市。他是诗词学会的会员,并著有《龙江诗文集》一书。对于新闻线索的报料通道为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的记者在线等待您的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