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百年前,曾颁布禁酒令,使可口可乐趁势崛起成为饮料巨头。如今随着酒类的解除,可口可乐破除“戒酒令”的行动被市场解读为寻找新的增长点。事实上,不只是可口可乐,咖啡品牌也在尝试满足消费者对“美酒加咖啡”的享受体验。
投资圈有句俗语:“想生存,得有水;想投资,加点酒。”在这个充满创意的新酒饮时代,究竟是谁在抓住新一代消费者的味蕾呢?下一步,可口可乐又将带来什么样的酒精饮料?为何要在原有的碳酸产品中加入酒精?
一方面,酒精饮料的利润远高于碳酸饮料。近年来,可口可乐的毛利率虽有所提升但涨幅不大,而酒类企业的毛利率则普遍较高。酒类企业的生命周期也较长,全球最古老的16个公司中就有五个是酒类公司。对于寻求增长的可口可乐来说,酒水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酒业媒体分析认为,继英国之后,可口可乐染指酒精市场的下一站很可能是。拥有深厚的酒文化基础,新一代消费的崛起带来了酒饮市场的新特征。消费者更注重“色、香、味”的体验,个性、智能、场景体验和跨界等消费趋势日益显现。值得注意的是,洋酒中的梅酒、清酒和朗姆酒等小众品类正迅速抢占市场。
市场对于可口可乐来说意义重大。作为公司的第三大市场,自1978年进入以来,可口可乐已经培养了大量的忠实粉丝。有趣的是,消费者在选择酒水时的一些创意组合,如江小白配雪碧等,或许已经为可口可乐进入酒精饮料市场铺好了道路。网友们基于二者在年轻消费中的品牌影响力,以及情绪共鸣、故事传递和价值分享等综合因素,自主传播巨大能量。因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可口可乐极有可能把目光投向的酒水市场。
除了可口可乐的跨界尝试之外,咖啡连锁企业也在瞄准的酒水市场。以星巴克为例不仅在推出葡萄酒和精酿啤酒的同时还创新推出咖啡酒品类;连咖啡通过与互联网线上品牌的合作推出酒精饮品并在线上渗透;喜茶和奈雪的茶也试图通过酒水布局年轻人的社交场景。这一切都显示出新的酒饮时代的来临和新消费需求的转变。他们正在追求一种不仅仅是物质消费更多的是情感和价值的表达方式的转变正如《2018天猫酒水线上消费数据报告》分析的那样他们追求的是身份认同和价值表达更多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和尝鲜等消费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论是食品行业的领导者如可口可乐还是新兴的茶饮和咖啡品牌他们都在尽力解读年轻人真正的需求以期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满足消费者在不同时间和场景的情绪需求体验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也正是巴菲特所说的“读懂年轻人要喝什么”的重要性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