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年龄多大,离家多远,回到老家总能感受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和期待。周末的早晨,父母早早地准备好早餐,呼我起床,一同踏上归途。从济南主城区到白云湖,车程虽只有四十分钟,却如同一场心灵的旅行。沿途和父母聊着家常,不知不觉已下了高速,驶入云湖南路。
白云湖的柳树是家乡的向导,无论你是从高速下来还是从唐王渔场进入主湖区,总是先由这柳树来迎接你。这些垂柳仿佛是湖里恩赐的生命,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生灵,也牵引着每一个离乡背井的孩子常回家看看。
十二月,柳树的叶子稀疏了些,颜色也褪去不少,从远处看,绿色中夹杂了些许褐色,仿佛回到了春天的错觉。也许这并不是错觉,而是生命在轮回中的表象。相对于周围以荒芜为终结的冬季,这种渐进式的衰败更形象地演绎了生命的旅程。初春时节,柳树是最先感知温度上升的,当湖畔还有残冰时,柳条就已暗自抽芽。盛夏时分,柳树与万亩红莲相互呼应,清代刘凤诰赞美济南的诗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在白云湖的盛夏中完美呈现。到了深秋初冬,柳树虽然冻得收缩了身形,但柳叶仍然坚守在枝头,即使遭遇寒风和冷月的侵袭,也只是稀疏了一些,依然保留大半的生命力。父母告诉我,柳叶只是在等待一场大雪的降临,雪后柳叶便不再留恋冬天。
在湖心西望,湖堤浅滩处的残荷已经凋敝,原本枯黄的荷梗孤零零地立着。回想起夏日里万亩红莲盛开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凄凉。残荷之下,湖水更加清澈明亮,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只有几只晚归的鸟儿在空中嬉戏。岸边新栽的柳树虽然年轻,但已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树叶等待着那一场雪的来临。
越过北岸堤坝,便是从小长大的村落。停车驻足,眼前的堤坝护坡上的杨树叶已经脱落,只剩下银白的枝桠。喜鹊在漏风的中修补着巢穴,抵御寒冷。家门口的老杨树还留有几片顽强的树叶,成为留守斑鸠的乐园。它们在这几片树叶下嬉戏鸣唱,偶尔还会用尖锐的嘴缘啄下叶梗,然后随风飘舞。
午餐后稍事休息,便到了返程的时候。每次从老家前往济南的路程总是显得格外漫长。离家之路仿佛一片无垠的荒漠,每一步都像是艰难行进在沙海中。然而心底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我前行。家就像黑夜中永不熄灭的烛火,是心灵的港湾。无论实际距离有多远心底总有一股温热的力量让人坚定前行就如同灯塔的明亮光芒静静指引着游子归家。
壹点号扛着镜子的吟游者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