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轻松折出漂亮百合花折纸花托的秘诀

教你轻松折出漂亮百合花折纸花托的秘诀

在阳春四月的北京一零一中,春意盎然,玉兰盛开。漫步其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红色的玉兰、绿色的柳芽、的连翘和粉色的桃花争奇斗艳,吸引了众多学子驻足观赏。在这美丽的校园中,玉兰花尤为繁多,色彩缤纷,令人陶醉。

要描绘它们的美,解析它们的构造,大多数人会选择画笔描绘或者诗歌赞美。也有许多人会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妙的瞬间。在北京一零一中的《生物拓展实验》选修课上,学子们却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赏花方式。他们通过观察花托、解剖花朵、用“花程式”描述每一朵花,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花朵的世界。

那么,“花程式”和“花图式”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同来探索。

在这门课程上,生物老师鹏拿着一朵玉兰花,向学生们讲解“花程式”的概念。他说:“虽然校园里的玉兰花品种不同、花色各异,但因为都属于玉兰属,所以它们的‘花程式’是一样的——P3+3+3A∞G∞:1。”

当有学生质疑:“别人看到我写的‘花程式’和‘花图式’,就一定能知道是什么花吗?”生物老师周圆解释道:“当然可以!花程式的书写有规范要求,而花图式的绘制也有约定俗成的模式。这是生物学科的独特‘加密语言’。”

在这门面向高一学生的选修课上,同学们两人一组,共同解剖一朵玉兰花。他们由外向内一层层小心剥离,仔细观察花瓣的排序、花托的形状以及雌蕊等部位的类型。他们还要按照生长方式和次序,将每个部位重新摆放,让花朵的构造“一目了然”,然后写出其“花程式”。

据鹏介绍,“花程式”和“花图式”是大学植物学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学习这两种方法,学生们既动手又动脑,使学习新知识变得非常有趣。每次在校园看到各种花朵时,他们总会想起新学的知识,想要去应用一下。

据周圆介绍,今年是首次开设《生物拓展实验》选修课,目前只涉及到动植物的简单解剖、观察和对比。他们已习了徒手切片的操作,观察并绘制了蒜薹、芹菜等典型植物的茎,以及玉兰、百合等校园常见花卉的“花程式”与“花图式”。下学期,学校还计划开设一些简单的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生物学大门。

学校生物教研组组长安军表示,将大学的“花程式”知识引进中学课堂,是为了开阔学生们的眼界。他希望学有余力的同学能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提前接受更专业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发展在学科学习和研究方面的潜能,为大学学习做好准备。

在这美丽的春天里,北京一零一中的学子们正在享受一场别开生面的生物学盛宴。他们通过亲手解剖花朵、学习“花程式”和“花图式”,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感受到了生物学的魅力。这样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也为他们的未来学习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供图:一零一中)文章由王洁撰写并编辑,张斌协助供图。


教你轻松折出漂亮百合花折纸花托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