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车友可能对全合成机油与半合成机油的区别存在疑惑,同时对于半合成机油究竟是何物,是否真的是全合成机油与矿物质机油的混合产物感到好奇。这种观点在20多年前或许成立,但在现今已经不再适用。实际上,在经过美孚与嘉实多的实际竞争后,机油领域中的许多设定已经发生了改变。
20多年前,市场上没有全合成机油,那时的名词中也没有“全合成”这个词。那时的机油只有矿物质、半合成、合成机油之分。早期的SAE对机油分类的定义非常明确,以原油提炼的废料(塔底油)为基础油制作的机油被视为矿物质基础油。而1类、2类、2+类以及3类基础油都被归类为矿物质基础油,正式称呼为“石蜡基”基础油。
石蜡源于石油,而石油被视为矿物质,因此SAE早期的定义中将1、2、2+、3类基础油定义为矿物质机油是没有问题的。4类基础油PAO则是通过天然气直接制备而成的规则长链烷烃,这个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气转液。
虽然SAE对机油的定义看似严谨,但实际上存在漏洞。例如,一类基础油是通过简单的分馏石油组分再辅以溶剂精制和溶剂脱蜡等过程制成,成分没有被人工干预。二类、三类基础油经过加氢裂化、异构脱蜡、加氢精制等化学手段后,天然组分已经被改变。例如,将一类基础油中的高倾点“正构烷烃”异构化为倾点更低的“支链烷烃”。
这种变化是否算作人工合成?答案是的。任何通过人工化学手段改变天然分子式的过程都叫做人工合成,这是一个标准概念,而不是。人工合成的产物应该被称为合成产物,例如人工合成的钻石。同样地,经过人工化学手段改变的基础油也应该被称为合成基础油。
这个逻辑在嘉实多与美孚的首次较量中显得尤为重要。早期机油的档次如合成、半合成是用来区分基础油的标准,那时的合成机油一定是使用4、5类基础油调制。嘉实多最早使用高性能的3类基础油加上全新配方作为合成机油销售,这引发了美孚的不满。
这场博弈的核心问题是:3类基础油是否算作合成机油?嘉实多的观点是,自然界不存在机油,所有工厂生产的机油都是人工合成的。他们指出PAO是通过化学手段将短链烯烃转换为规则的长链烷烃,如果这被称为合成机油,那么制备三类基础油的加氢裂化和异构脱蜡过程也应该被视为合成。
在这个新的定义下,除了1类基础油外,其他类基础油都可以算作合成基础油。例如,二类基础油的加氢处理过程就是将组分中的不饱和化合物变得饱和,这也可以被视为人工合成。许多车友认为BP在利用这个漏洞,但实际上SAE早期的标准过于不严谨,对于同样的矿物质天然气经过化学改变后称为合成是合理的。
在这场博弈之后,市场上的机油瓶上已经不再出现“矿物质”、“半合成”等字样,而是用“合成技术”、“合成”来替代。现在的半合成机油一般是指3类基础油,属于广义上的合成机油范畴。
至于半合成机油的性能,肯定不如全合成机油出色。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车辆的需求仅为100,那么黏度指数140与180的机油在实际使用中的差别可能并不明显。日常转速连3000转都达不到的情况下,并不需要机油在极限状态下的保护能力。对于半合成机油的选择取决于车辆的实际需求和使用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