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虫子长得跟蜈蚣似的你见过吗?

这种虫子长得跟蜈蚣似的你见过吗?

地球生物经历了约五亿年的演化历程,逐渐发展出了各种形态和特征。一些生物逐渐变得更为聪明,甚至诞生了像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而另一些生物似乎并未在生存能力上取得显著突破,反而不断变小。

随着我们对史前生物的了解日益加深,远古巨型生物的面貌也逐渐揭示。无论是重达数十吨的史上最生动物阿根廷龙,还是比现代大白鲨大三倍的巨齿鲨,亦或是4.3亿年前体长达到2.5米的布龙度蝎子,它们的体型都远超现代动物。

石炭纪时期才是真正的动物噩梦,时间大约从距今3.59亿年前延续至距今2.99亿年前。霸王龙和恐鳄虽然令人恐惧,但石炭纪地球上存在的巨型昆虫更令人感到恐惧和恶心。

例如,巨脉蜻蜓是在法国康芒蒂地区被古生物学家发现的。这种昆虫的翼展可达60厘米以上,最大的甚至能达到75厘米,与幼儿园孩子的臂展相当。科学家推测,如果这种昆虫存在于今天,它们可能会以猫和狗等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普莫诺蝎是另一种石炭纪的著名巨型生物(注意,蝎子不属于昆虫)。已经挖掘出的完整普莫诺蝎化石体长都在13到280毫米之间。古生物学家还找到了一块残片化石,虽然无法看出完整体型,但通过对比和等比例放大,可以推测出这块化石的主长竟然达到了惊人的70厘米。想象一下,一只像成年人手臂那么长的蝎子在地上爬行,场面将何其恐怖!

远古蜈蚣虫是更为可怕的生物。它们是现代蜈蚣和马陆的史前亲戚,体型远远超过了这些现物。最小的远古蜈蚣虫也有30厘米长,与现代最大的蜈蚣和马陆相当。而最大的远古蜈蚣虫甚至可以达到恐怖的2.59米,比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臂展还要长。它们的宽度达到50厘米,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

这些远古虫子的巨大体型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一方面,它们几乎没有天敌,可以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自由生长。为了提升竞争力,一些生物选择了增大体型作为策略。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生存环境。地质学家研究表明,石炭纪的地球大气与今天相差极大,当时氧气含量极高,达到了惊人的50%。较高的氧气含量加速了动物的新陈代谢速度,使其生长速度加快,获得了巨大的体型。

为了进一步探究氧气对昆虫体型的影响,古生物学家进行了更多的研究。研究表明,高浓度氧气对幼虫阶段的影响更为显著。为了模拟这一过程,研究人员对石蝇进行了环境模拟实验。结果发现,石蝇幼虫对氧气浓度的变化确实比成虫更为敏感。而且,幼虫通常通过皮肤进行呼吸,几乎无法控制氧气的摄入量。相比之下,成虫的呼吸孔可以通过关闭来调节氧气摄入。即使如此,过高的氧气浓度也会对细胞造成损伤,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即使对于无法控制呼吸速度的昆虫幼虫来说,过高的氧气含量同样是一种威胁。幸运的是,这些恐怖的虫子基本在石炭纪晚期至二叠纪中期就灭绝了。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和大气中氧气浓度的减少,这些适应了高浓度氧气的昆虫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而灭绝。总之氧气和二氧化碳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好处也存在潜在危害如果我们也生活在一个氧气浓度极高的时代那么不仅要承受身体健康问题还可能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每天看见如此巨大的恐怖生物出没确实是一种极大的心理压力啊。


这种虫子长得跟蜈蚣似的你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