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住浦东,小区一侧紧邻内环线,地理位置偏僻,周围环境荒凉。周边除了高压线高耸入云,难以找到其他参照物。在这里,手机就像一首乡村歌曲《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所描述的那样,功能十分基础:无法导航、定位、观看视频或进行转发,除了通话功能,别无其他干扰。当朋友来访时,想要通过手机介绍方位变得异常麻烦,用where询问,却难以得到准确的定位引导,只能通过there和here来模糊描述。
幸好窗前有一个大坑,每到夏季白天都能听到蝉鸣,梅雨季节夜晚则会有蛙声。偶尔还能听到“突、突、突”的,它们的声音就像是在敲边鼓。最恼人的还是在睡觉时,蚊子隔着帘子发出轰鸣。到了秋天,蟋蟀开始活跃,“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它们有的藏在窗下的墙角。凌晨时分则能看到百鸟争鸣的景象。一场暴雨过后,周围的水坑都会满溢出来,使得周边变得泥泞不堪,出门都要小心翼翼。于是我决定利用晴天,对那个坑进行改造,铺上水泥底和木板边缘,并在篱笆墙外凿一个泄水管道。
在改造之前,我们称这个坑为“洼地”,一读是白的,再读则带着文化的韵味。改造后,下雨前我们称之为“池塘”,下雨后则称为“池塘涨水形成的湿地”。由于我对乡土气息的偏爱,我选择题写“陶臼”,它引发了我对“心远地自偏”的联想。虽然感觉自己有点自命不凡,但最后还是选择了“陶臼”,这个名字相对低调,而且臼内径窄便于垂钓。
这个泥坑经过时间的沉淀,化出了五个名字。人生苦乐不均,只有内心充满诗意,才能快乐地生活下去。这就是文学的特异功能:它能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引发化学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每年都会把一些盈余用于美化池塘,叠石、种花、撒草、买缸、植荷。渐渐地,池塘变得郁郁葱葱。
为了让池塘更有生机,我买了数十尾锦鲤鱼放入池中。鱼儿的一摆尾、一回身、一抬头、一闭嘴,都能在池中激起涟漪。为了防止鱼儿寂寞,我又放入了几只乌龟。每天早晨,我都会沿着池边散步,手持网兜捞落叶、投鱼食。鱼儿们见到我的倒影,就会成群结队地围着我转,五彩斑斓的锦鲤鱼在池中穿梭,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
乌龟们也会竖起五短身材,伸出脖子来抢夺鱼食。当我停止投食时,它们就会游过来争抢残留的颗粒。有时鱼儿也会被乌龟啄击一下,但它们很快会远离危险区域。现在池塘里有了动物、植被和假山等元素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了。
每逢春秋天有朋友来访时,我们都会在池边观鱼聊天。有时候也会谈论一些哲学命题如“子非鱼”之类的有趣话题。“会心处不必在远只要心中有景自然能领略到自然之美。”朋友离去后我依然会在池边徘徊看着水中游动的鱼儿它们在水中编织出一个个几何图形给我带来无尽的乐趣。今年我终于摆脱了财务压力成为了无忧无虑的人就像池塘里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悬于虚无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快乐所在无欲则刚这是我在生活中体悟到的真理也体现了我对生活的态度与追求。”
现在的生活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和幸福了无需过多的欲望和追求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每天能吃饱能享受着池边鱼的平静生活就像一个从金融领域退休的长者他告诉我他曾做金融发家后就开始在公园的河边放生甲鱼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天早上甲鱼都会在他家的水边集体注视着他对他表示感谢同样我也期待着我在水中放生的乌龟何时能浮出水面向我致敬那天到来时乌龟和鱼儿都会对我行注目礼混同天地之间与天地共生。(李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