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劳动者的荣光在这片大地上熠熠生辉。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工地上,呈现出一幅劳动的壮美画卷。在这充满奋斗的场合里,一批批劳动者扎根一线,以“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力推进民航“强基拓线”工作。让我们聚焦这些平凡的劳动者,看他们如何用干劲、闯劲和钻劲,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凌晨一点半,张袁城,昆明国际航空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主管、三级项目经理,正紧张地注视着最后一架航班滑入停机位。当机场跑道灯光渐渐熄灭,他迅速发出指令,指挥早已待命的施工人员迅速入场。此刻,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式开始。
回忆起建设昆明机场东二跑道工程时的经历,张袁城心中充满自豪。这项工程作为云南省的重点项目,于2023年7月率先启动东二跑道的实质性施工。在保证机场正常运营的前提下进行施工,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工程影响范围广、工期紧张、施工风险高等。
“如果东跑道因施工停航,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张袁城深知责任重大,他主动担当,多次专题会议,开展计算机仿真模拟。最终,团队通过提升施工技术难度的方案,成功实现了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双跑道的持续运行。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张袁城率领团队深入调研机场现状,收集地面运行、空域运行和航班计划等信息,结合运行规则,深入研究各种施工方案对机场运行的影响。他们不断细化不停航施工方案,创新工艺工法,优化关键线路和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在特定的施工窗口期内,张袁城和团队必须争分夺秒。他们分成两班,轮流值守,面对既要保证飞行安全,又不能降低运行效率,还要统筹协调各参建单位的考验。那段时间,整个团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张袁城常常通过不停地说话来缓解焦虑情绪,后来索性在休息时间也守在工地上,“只有看到施工机械时才能安心一点。”
经过64天的昼夜奋战,张袁城和团队完成了场地清表、土石方填筑、水泥混凝土道面及水稳基层等施工任务。经过飞行校验后,新建东二跑道工程顺利完成了控制性节点,保障了航班按原计划恢复。
这样的攻坚克难场景对张袁城来说并非首次。早在弥勒通用机场的建设中,他就曾面临过类似的挑战。当时,他带着团队主动对接行业主管部门,解决了空域限制、通用机场建设标准缺失等多个难题,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
张袁城常挂在嘴边的是“搞工程的人最怕‘想当然’,要建设‘品质工程’,工程质量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在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中,他带头搞起了“科研”,解决了飞行区工程实施中的多个难题。
面对施工现场的复杂情况,张袁城统筹协调各方,制定了科学的施工计划。针对土料含水率高的问题,他们通过不断测试各种配比,找到了适合长水机场地质条件的解决方案。
除了技术难点,施工现场还要面对多专业同步实施、多标段同时开展及交叉作业等问题。张袁城带领团队深入钻研,顺利完成了多项改扩建施工计划。他们主导完成了不停航施工灯光标志设置标准、飞行区道路标志标线设置标准的编制,为工程提供了精细化的安全保障。
“这是一个百年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是我们最大的责任。”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张袁城笑称自己是一名普通的“筑路人”。他见证着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每个阶段的变化,“就像看到自家孩子在不断成长,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