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国鲫鱼:又名锡箔鲃(金箔鱼)
作者:赵立平(图文)
锡箔鲃,又称泰国鲫,是一种热带淡水鱼,属于鲤形目鲤科。其学名为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有着多种别名,如银凤、红鳍鲫、双线察等。
原产地:
泰国鲫主要分布在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以及婆罗洲、苏门答腊等地的淡水河湖沟渠以及溪流之中。这种鱼会在雨季到洪泛区产卵繁殖,雨季结束后,再回到河流里继续觅食和生活。
特性:
泰国鲫身体强壮,生长迅速,容易饲养,对水质及饵料要求不高。寿命可达8-10年。由于体型较大,需要饲养在较大的水族箱内。此鱼在水族市场上的价格适中,视体型大小略有不同。
这种鱼的鱼体纺锤形,鱼鳞表面如同“镀铬”,清晰错落,通体发出金属光泽。三角形的背鳍上有一夹角,上部为黑色,基部为红色。胸鳍、腹鳍呈鲜艳的橘红色。燕尾型的尾鳍呈绛红色,上下缘带黑色边纹。体长可达35厘米。属于大型非攻击性观赏鱼类。
适宜水温:22-28℃。水质要求:弱酸性,pH值在6.5-7.0之间,硬度在10dGH上下。繁殖方式和其他鲤科鱼一样,属于卵生鱼,不需在特定的产卵场所产卵,也没有亲鱼呵护孵化。但是公鱼和雌鱼都不会照顾自己的后代,甚至有时会吃掉自己产的卵。因此繁殖有一定难度,家庭养殖还没有繁殖成功的先例。因此不建议鱼友自己繁殖这个鱼种。繁殖时需特别注意准备特大的鱼缸以及附属设备,以防亲鱼吃掉鱼卵。混养时,需选择与其他习性相近的中大型鱼种混养,如银龙、魟鱼等。同时要注意饲养要领,如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等。
泰国鲫鱼深度解析及饲养指南
泰国鲫鱼是一种迷人的观赏鱼,常被称为锡箔鲃或金箔鱼。这种热带淡水鱼具有独特的外貌和易于饲养的特点,深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泰国鲫鱼的特性、饲养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原产地与别名
泰国鲫鱼的原产地包括泰国、越南等地的淡水河湖沟渠以及溪流之中。它又有银凤、红鳍鲫、双线察等别名。
二、基本特性
泰国鲫鱼身体强壮,生长迅速,容易饲养。其学名为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属于鲤形目鲤科。寿命可达8-10年。由于体型较大,需要饲养在较大的水族箱内。
三、外貌特征
泰国鲫鱼的鱼体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