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然月和完整月

什么是自然月和完整月

我们总在责怪学生过于被动的学习态度,却鲜少深入探讨课堂的设置是否真正给予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可能性。第一次遇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的生物教师朱建时,他提出的一个问题让我深受触动:“我们的课堂是否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而这背后的实践答案正是他所倡导的“事件教”。

你是否注意到,在葡萄园的角落里,那些散落的包装袋,在许多老师眼中可能只是普通的垃圾。但在朱建老师的眼里,这些却成为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植物激素调控”的宝贵资源。当学生亲手触摸叶片上残留的剂,通过质疑、取证、思辨,那些原本抽象的生物概念,便在他们的指尖变得生动而具象。这“农”的探究过程,正是朱建老师“事件教”的生动展现——真正的学习,总是在具体的做事过程中发生的。

回溯“事件教”的起源,我们可以找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影子。他曾在《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一文中强调,真正的学问需要在具体的事物上求取,需要在做事的过程中去获得。朱建老师深受启发,坚信“教学若脱离生活,就如同植物脱离土壤,必将枯萎”。他坚信,“事件教”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在具体的事件和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成长,这与新课程的理念高度契合,旨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变革教与学的方式。

“事件教”的价值在于彻底改变了课堂的逻辑结构。它不再是从单向灌输的“听中学、记中学”,而是转向亲身参与的“做中学、事中学”。传统课堂常常将广阔的世界压缩为讲解的标本,而“事件教”则以具体事件为引擎,重新构建了课堂的时空结构。它让真实的事件驱动学生的探究,让真实的情境成为学习的土壤,让实践任务成为认知提升的阶梯。

朱建老师的“事中学”理念,是对杜威“做中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在这里,“做”不是一个孤立的动作,而是嵌入在“事”的完整脉络中。每一个具体的事件,包括其起因、准备、动态过程和最终结果,都是学生探究与实践的对象,也是他们在此过程中能力跃升、思维发展的载体。

知识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词。学习的核心不是记住冷硬的结论,而是在做事的过程中领悟知识产生的原理、脉络与价值。“事中学”的核心理念便是将知识从静态的名词还原为动态的动词,让学生在真实的事件中体验和领悟知识。


什么是自然月和完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