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于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来,业内对公募业绩比较基准的调整动作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记者了解,已有公司在该方案发布后,对其旗下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调整。业绩比较基准是衡量业绩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现有近三年的收益数据,部分的收益情况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为了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行动方案》将其纳入了考核评价体系中。
受访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行动方案》的推出将促使投研团队更加注重可持续的超额收益创造能力,而非短期的排名博弈。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投资需求,公司正在陆续调整其旗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以浦银安盛为例,他们在5月9日率先发布了旗下产品变更业绩基准的公告,涉及三只。相比于之前,这三只的业绩比较基准发生了显著变化。
除了浦银安盛,其他公司也在考虑对旗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易方达表示,将根据相关要求,增加发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以进一步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并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费率结构、费率变化规则以及相关风险,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存在收益大幅偏离业绩比较基准的现象。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超过150只主动股票型和超过1400只混合型近三年的收益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行动方案》的推出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并将其与公司的收入和经理的薪酬考核挂钩。
具体而言,《行动方案》引入了多因子动态调整机制,使业绩比较基准更精准地反映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通过设置行业配置阈值与风险预算框架,从制度层面防范风格漂移,确保投资行为与产品定位的一致性。对于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还推行了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某公募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变更业绩基准可能是由于此前设计不够严谨或随着指数市场的发展而进行的调整。公募绝大多数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是相对收益而非绝对收益,因此投资者在投资时仍需要注意净值波动的风险。
整体而言,《行动方案》的推出将有助于促进公募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业绩的可持续性,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