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学生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无论是大学生在家度过史上最长的假期,还是中小学生对网课的回忆,都仿佛昨日之事。
在家上网课或放假的日子里,许多学生都曾感叹“我不想待在家里了”,“我想回学校”,“我想跟朋友们一起玩”。当真正开学的时候,学生们的期待却像假期余额一样迅速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焦虑、紧张,以至于“不想开学”成为了新的共鸣。
这种焦虑并非只存在于小朋友之中,即使已经读研的学生也难免有这样的情绪。在家时总盼回学校,但临开学却对进课堂产生抵触,这是什么原因呢?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想开学的理由也各不相同。
子轩即将开学升二年级,一提到“开学”,他便露出哭丧的神情,想要妈妈陪伴在家而不是去学校。对于年龄较小的同学来说,离开家去学校确实不易,会引起分离焦虑。尽管子轩在上一学期的期末已经适应了上学,但在家里待久了,重新适应学校生活还是有些困难。
墨墨即将升入初三,她面临的压力更大。学业落后了,还有大量的作业和试卷等待完成。她对即将到来的摸底考和未来一年的大考感到担忧。学习压力让她倍感焦虑。
刚刚高考完的佳佳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但同时也有许多焦虑。她会遇到怎样的同学?学校的饭菜是否合口味?是否应该加入社团?面对未知的世界,她既感到新奇又害怕危险。
已经读了两年的研究生小王,最担心的不是学业而是工作和理想。父母不理解他的追求,对他的毕业设计进展也持有怀疑态度。面对导师的询问,他感到压力很大。内心郁闷、食欲下降、行动迟缓都是他不想开学的表现。
面对不同的焦虑原因,我们需要逐个击破。对于分离和未知环境的焦虑,我们需要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学习放松技巧来接纳这些情绪。比如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方法都非常有效。我们可以提前作计划,让自己感觉更可控,缓解焦虑情绪。对于学习科研的困难,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小成绩,增强自信。同时寻求社会支持也非常重要与他人分享、交流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支持和安全感从而更有勇气走向未来。希望我们再次走进校园时都能带着从容的微笑。 殷锦绣 来源于青年报 请谨慎转载此文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将尽快更正删除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