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我旁听了同学的英语课,这是多年未曾有过的体验。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英语成绩曾一度令我感到困扰。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反而让我聚精会神地聆听。主要句型围绕着“长大后的梦想与实现路径”,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对话练习表达:“长大后你想做什么?”以及“你打算如何实现?”看着讲台上的孩子们热情洋溢地交流,我感叹时光荏苒,仿佛回到了那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少年时代。那时的我也曾有过对未来的憧憬,但遗憾的是,我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实现。
不论在哪个年龄阶段,我们都有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有的人始终坚定目标,勇往直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的人目标模糊,缺乏毅力,始终在追梦的路上徘徊;还有的人因耐不住寂寞,抵挡不住诱惑,最终远离了最初的梦想。如今,我面对那些懵懂的孩子,虽然时常为他们未来的迷茫感到担忧,但我扪心自问,我自己又是否足够坚定呢?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句英语:“当你老了,你想做什么?”是啊,我将来又能做什么呢?
我们这一代人,身为小工薪阶层,谈论理想与抱负似乎有些可笑。我们中的许多人每天重复着单调无味的工作,缺乏创新和改变的意识。我们或许能够鼓舞他人追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但这对于我们自己,却往往只是说说而已。日子在单调中一天天流逝,“油腻大叔”和“中年阿姨”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标签。我想,如今我们的模样,也许正是我们年轻时所不愿成为的样子。
这种想要改变却又懒于行动的现状让人苦恼。我们常常说现在的孩子是“懒癌患者”,但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手机和饭局充斥着许多中年人的业余生活,我们明知这些毫无价值,却仍日复一日地重复。我们懒于改变现状,懒于自我突破,甚至懒于尝试新的可能。我们一边抱怨生活,一边却又向生活妥协;我们寄望于孩子,却连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勇气都没有;我们不愿接受命运,却又墨守成规地生活。这样的生活状态仿佛将我们置于一个矛盾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乏味而毫无生机。
或许我们应该尝试改变,从一个微小的习惯开始。从今日开始,让我们重拾那份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勇敢地打破现状,迎接新的挑战。只有勇于改变,我们才能找回生活的激情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