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祥禾饽饽铺经历了多代的传承与挑战。早在前,第一代掌柜勉力经营的糕点小摊铺因时局而歇业。紧接着,第二代掌柜刚拿到劳动模范奖章,又面临国有糕点厂经营不善的挑战,不得不下岗。面临失传的危机时,他们不会想到,源自宫廷御膳的特色糕点——饽饽,如今能够风靡全国,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受到海外人士的喜爱。
年过花甲的老掌柜在淘宝网上直播展示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短短两小时便吸引了超过十万人的观看,成为网络红人。祥禾饽饽铺第三代掌柜杨明表示,传统美食是传统文化的媒介,蕴含视觉美和味觉美。过去几十年,中式糕点尝试以西式方式包装自己,却失去了本色。当祥禾饽饽铺回归传统的纸包门票和点心匣子时,立即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
回顾三代人的经历,“匠心”是手艺人日复一日的行动,而非空洞的口号。祥禾饽饽铺坚持古方古味的也根据淘宝大数据和顾客反馈不断改良创新。热销剧集中的榛子酥和枣花酥在祥禾饽饽铺得到真实还原。不使用香精、剂及油只是基本要求,现在的消费者更关注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和生活方式。
在淘宝年俗大街“清明上河图”的推动下,老手艺店借助直播、短视频等创新营销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客人。消费者可以观看新打年糕、现写春联、炮制腊肉的现场制作过程,发现无处不在的惊喜。淘宝年货节负责人表示,这些创新的背后是淘宝对年轻人关于过年无趣和无聊的抱怨作出的回应。淘宝鼓励年轻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春节仪式,创造性地继承好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