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自称是平民百姓。那么,诸葛亮真的是一个在南阳种田的普通百姓吗?实际上,通过深入了解他的家族背景和他在荆州的人际关系,我们会发现,诸葛亮的背景并不简单。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是汉末兖州泰山郡的郡丞,职位相当于副太守,地位高于县令。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曾是袁术的属吏,并担任豫章太守,与荆州牧刘表是朋友。由此看来,诸葛亮出身于官宦之家,并非普通百姓。
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虽然因貌丑而知名,但她出身于荆州的豪门蔡家。诸葛亮的岳母与刘表的后妻、黄月英的姨母是亲姐妹。在荆州掌握的蔡瑁是黄月英和诸葛亮的舅舅。
刘表作为荆州牧,掌控荆襄九郡,拥有重兵。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是荆州的名士。将丑女黄月英许配给诸葛亮,除了黄月英自身的德才之外,恐怕也与黄家的背景有关。
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祺,他是荆州豪门蒯家的重要成员。另一重要的家族成员蒯越在《三国演义》中有过设宴要杀刘备的情节,可见其在荆州地位之重要。诸葛亮的二姐姐则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家在荆州也是名门望族。而庞统作为庞德公的侄儿,与诸葛亮也是亲戚关系。
诸葛亮在荆州有着广泛而深厚的人脉关系。刘备作为一个外来势力,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必须要与当地的士族大家保持良好的关系。而诸葛亮所具有的人脉优势正是他得天独厚的资本,也是他人所无法比拟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不仅是因为听说他有才华,更是因为看中他在荆州的人脉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