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以下这五个日常习惯可能会让你的个人信息”裸奔”,使你的隐私在不知不觉中给不法分子。快检查看看你有几个这些习惯?
1️⃣ 日常生活的任意展示
你是否经常在朋友圈随意发布带定位的照片、不遮掩的车票信息以及家门钥匙照片?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曾有案例显示,仅通过一张自拍背景,住址就被锁定。
2️⃣ 软件权限无节制开放
一些应用程序会要求获取过多的权限,如通讯录和相册等,”不同意就不让用”。建议用户谨慎开放权限,特别是那些看似平常的天气预报、手电筒等应用。
3️⃣ 一套密码通行天下
你是否在多个账户,如银行卡、社交平台和邮箱上使用的是同一套密码?一旦其中一个平台的密码,其他所有账户都可能面临风险。为了安全起见,建议为每个账户设置独特的密码。
4️⃣ 公共WiFi即刻连接
公共WiFi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利用这些网络截取你的个人信息,尤其是支付密码。建议在公共WiFi环境下避免进行转账等敏感操作。
5️⃣ 旧手机直接丢弃
即使你将旧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也不代表数据完全清除。在丢弃旧手机前,务必删除所有信息,并用无关内容覆盖。
防护建议:
开启微信”好友验证”功能以防冒充。
定期检查支付宝”设备管理”确保账户安全。
使用”反诈中心”APP识别潜在风险。
你的个人信息可能比你的钱包更有价值。请转发此文提醒你的家人,共同保护个人隐私!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网络安全 隐私保护行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