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颤音指法其实就是在某个音符上加入细微的波动,就像给音符加上点缀的花朵一样。只要对一个单调的音符加上这样的修饰,就能让这个音符充满人的情感,表达出灵巧活泼的感觉。特别是在歌唱性、赞美性的旋律中,使用颤音指法能够展现出活泼开朗的风格,令人心情愉悦。
2.以《江南春色》的引子散板为例,其中的i音上标示了自由延长的符号“tr”,这就是颤音符号。在这个音符的时值内完成颤指动作。如果“tr”后面有水浪延长符号,就需要奏出高音12121212…的效果,这就是延长颤音。其时值要根据旋律的需要适当自由延长。需要注意的是,对某个音的颤指通常是大二度、小二度、大三度、小三度或纯四度之间的波动。如果没有特别标注,一般以上行相邻的音级进行二度音颤指。
3.曲现的上颤音符号NN(两个波连一起)是在基本音符上加花,比如5音变成565。前面的56演奏时值极快,为四分之一拍,后面的5则演奏成四分之三拍。下颤音符号则是在N/N两个波中加一撇,如6音奏成656。需要注意的是,加花的时值一定要对后面的音符产生一拍内小附点的延长效果,这样才能显得灵巧俏皮。在江南丝竹风格的曲子中,如《江南春色》,恰当地运用“加花自由”的技法,能让旋律更加轻松活泼。
4.对于一拍的音符,采用上颤音或下颤音时,其波动不可超过本音阶的时值。对于颤音符号水浪延长的部分,只在本拍内重复颤动。与“tr”的自由延长有所不同。
5.颤音的速度要根据旋律的要求进行变化。快速的旋律需要快速颤音,否则会使节奏拖沓;抒情的慢节奏则需要慢颤,否则会影响情感的表达。
6.颤音与前倚音、后倚音的装饰效果有所不同。倚音是在音头或音尾添加一两个音符进行装饰。倚音的时长可以占用主音的四分之一拍,也可以只是轻轻掠过。倚音的修饰要恰到好处,这需要根据曲子的旋律进行灵活处理,以达到琴情合一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