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吃猪肉

为什么不吃猪肉

关注大咖美泉,共同欣赏美泉的美妙文章!

在哈尔滨的老辈人,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形容有人喝酒后脸红的现象为“脸上挂幌子”。这个幌子就像过去老哈尔滨饭店门前用于招揽生意的灯笼,这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关东风俗。每当人们走到街角,到了饭点想要寻找用餐的地方时,远处的灯笼和飘带就成了他们的指引。

过去的人们讲究多,规矩严格。汉、满、蒙、回、藏等各有自己的习惯和说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商家们也想出了许多办法。在餐饮方面,汉民无所不吃,而其它则有各自的禁忌。比如满族不吃狗肉,不吃猪肉。对于饭店来说,更是不能饮酒,也不能有外来菜品,相信大家都曾经历过。为了避免吃错进错,饭店老板们在幌子上做了区分。汉满的饭店挂红幌,的则挂蓝幌。后来还有新的创新,听说有的素斋甚至挂起了黄幌,这可谓是发扬光大了。

不仅幌子的颜色有讲究,其数量也蕴含深意。饭店幌子的数量代表了这家饭馆的档次和能提供的服务种类。没有幌子或者只有一个幌子代表小吃或者只有一种特色菜品;两个幌子则代表有一定的菜系基础,可以点菜但仅限于菜单内的菜品;而四个幌子则意味着这家饭馆的菜系全通,只要你能点出来的菜品都能做。

你是否有注意到,没有饭店会挂三个幌子呢?这其中有何深意?若您知道原因,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尔滨逐渐现代化,这些古老的风俗和讲究逐渐被年轻一代遗忘,生活也变得越来越随意。或许现在人们感叹春节没有年味,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放鞭炮,更是因为那些传统的年节风俗和讲究都消失了,大家都各自娱乐,缺乏共鸣。趁着我们这一批了解这些老故事、老风俗、老传统的人们还在,将这些记录下来,给年轻人一个新鲜感,给老一辈的人留下回忆,否则将来可能真的会被遗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承这些文化。


为什么不吃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