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届上海市语文大讲堂近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盛大开幕。本次活动由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与华东师大中文系联合主办,并得到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市教委教研室)的专业指导。
本次语文大讲堂以“跨学科融合的语文教育”为主题,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度跨界融系。响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要求,秉承“语文为基,多元共生”的创新理念,打造面向未来的新型教研生态。在AI时代学科边界重构的背景下,本次活动打破了传统的赛课模式,通过“学科互涉,思维互通,能力互鉴”,深入探索语文与历史哲学、数字技术、艺术审美等领域的对话交流。既保留了语文课程的特色,又激活了跨学科的协同效应,旨在培养教师设计“大语文学习情境”的创新能力。
此次活动吸引了上海市语文教育界的众多知名专家,如谭帆、范飚、邹一斌、文贵良、徐默凡、叶丽新、张心科、周宏、汤拥华、孙国强以及詹丹等担任嘉宾和评委。
上海市语文大讲堂是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与华东师大中文系进行“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平台。本次活动中,上海16个区共选送了18位教龄在10年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参与。经过教学录像、论文撰写、教案设计、板书设计、作文批改、问答题和选答题的层层选拔,最终有10名优秀青年语文教师脱颖而出,荣获2025年度“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称号。
本次语文大讲堂在命题、评阅等环节采用了高校教授和一线教师一比一的办法,并邀请老师试做。这不仅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还要求教师具备精耕细作的能力以及临场的应变能力,旨在从理论修为、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文化素养等各个方面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自举办以来,该活动已经走过了17个春秋,众多青年教师从中受益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长。而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也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对教师教育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