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发现蜱虫别慌,赶紧用酒精或油清理掉,再观察有没有红肿过敏反应!

近期,天津市中研附院皮肤科接待了两例因蜱虫叮咬而就医的患者。这两位患者起初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被叮咬的皮肤出现感染、化脓和溃疡,身体出现高热才来到医院接受治疗。经过彩超检查,医生发现了蜱虫叮咬留下的口器和残留物。皮肤科医生联合皮肤外科医生,为患者切除了受损皮肤,并进行了抗炎抗敏和退热处理。

针对这两起病例,张峻岭医师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在进行户外郊游、爬山、逛公园等活动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他建议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若发现在草地或灌木丛中被蜱虫叮咬,切忌盲目使用拍死或硬拔的方法处理,应及时就医,以避免并发症和传染病的出现。

虽然蜱虫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其危害却不容忽视。蜱虫身上携带着大量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造成的蜱媒传染病多达40余种。在我国,每年的4月至10月是蜱虫叮咬的高发期,而且随着休闲、旅游项目的增多,被蜱虫叮咬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值得注意的是,蜱虫的栖息地已经不再局限于荒野,小区楼下的草丛、灌木林等也可能成为它们的藏身之处。

蜱虫移动能力不强,喜欢躲在草尖、树梢等处“守株待兔”,依靠口器的倒刺,它们可以牢牢吸附在宿主身上长达数日。被蜱虫叮咬后,皮肤局部会出现水肿性丘疹、淤点、淤斑等症状,严重时还会,甚至全身泛发皮疹。除此之外,蜱虫叮咬还可能引起“蜱瘫痪症”及多种器官功能受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张峻岭特别提醒市民,出游回家后应仔细检查身体,因为蜱虫吸血后会往内钻,很难拔下。若被蜱虫叮咬,切忌自行处理,避免刺激蜱虫释放更多毒素。他建议市民在户外活动时,提前喷洒菊酯类杀虫剂,穿着长衣长裤,并定期检查衣物和皮肤。对于宠物犬在草地玩耍后也要仔细检查,避免蜱虫潜浓密的皮毛中。让我们一起警惕蜱虫的威胁,做好防护工作。(来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