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观音土还能救过来吗

吃了观音土还能救过来吗

在我家的老房子改造之前,我们住的是一间宽敞而显得有些陈旧的土房子。高耸的墙,巍峨的屋子,即便容纳我们一家人也依旧显得空间开阔。

在我的记忆中,进门左手边堆满了柴火,上面布满了蜘蛛网,灰尘厚积,但我们依然舍不得焚烧。右手边则是一个猪圈,占据十来平米的空间。里面饲养着我们的猪宝宝,多的时候两头,平常则是一头。

在农村,我们并不太在意卫生状况,只要猪儿健康不生病,养大了就可以拉到市场出售。一头猪可以卖到400到500元,这是我们农村人养猪一年的主要收入之一。

虽然家里养猪的环境不太理想,猪的粪便和确实气味难闻,特别是在夏季更是让人难以忍受。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环境,所以也并没有觉得有多难闻。而我的父亲很聪明,他将猪圈地面修整得平平的,中间挖出一个凹槽,这样粪便就会顺着凹槽流出,而猪儿在平整的地面上休息,就不会太脏了。

这样的生活经历,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童年记忆中。

还有一个秘密,是我后来才发现的。那就是在猪圈的一侧有个小门,里面有一个像橱柜一样的储藏室。里面存放着一团团白色的泥土,我们称之为“观音土”。我们并不清楚这种土的具体用途,只是知道它就被存放在那里。

我们只知道这种土是白色的,可以用来在地板上写字,就像老师在课堂上用粉笔教我们识字一样。我们会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进猪圈取出团块的白泥,在地板上写字。写字虽然是次要的原因,主要是它真的很有趣——那个年代我们没有什么玩具。

后来奶奶告诉我们:“在旧社会、灾荒的年代,这种土是可以用来充饥的。当人们连续几天都吃不上饭,饿得受不了时,就会挖出观音土来吃。”但我们也被警告,“观音土在肚子里不易消化,过量食用会危及生命的。”原来那橱柜里的白泥是爷爷奶奶他们为了应对年代而留下的救命食物。

听完后,我和姐姐都哑口无言。


吃了观音土还能救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