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关于酚酞的认识
酚酞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广泛应用于酸碱滴定过程中。酚酞试液通常是酚酞的乙醇溶液,它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酸性环境中,酚酞试液呈无色;在中性环境中也呈无色;而在碱性环境中则呈现红色。酚酞也是一种弱有机酸,在pH值小于7的溶液中,它呈现无色的内酯式结构;而在pH值大于7时,则变为红色的醌式结构。由于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因此它只能检测碱而不能检测酸,变色范围较为单一。
二、使用酚酞试剂时常见现象的解释
在使用酚酞试剂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现象:
1. 滴入酚酞试剂到水中后,出现混浊现象。这是因为酚酞是白色或微带的细小晶体粉末,几乎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当过多的酚酞试液滴入水中时,由于酒精被水稀释,导致酚酞在酒精中的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产生白色沉淀。在使用时一般只需滴加2—3滴,注意观察现象即可。
2. 在碱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先呈现深红色,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变为浅红色直至无色。这是因为酚酞遇到较浓的碱液会立即转变成无色的羧酸盐,生成酚酞二钠盐,此时溶液呈红色。在过量的碱液中,酚酞二钠盐的结构发生变化,红色会消退。当酚酞试剂滴入浓碱液时,溶液会先变红然后迅速褪色。
3. 如果将含有酚酞的微碱性溶液放置一段时间,红色也会消退。这是因为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溶液碱性减弱。具体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和NaOH+CO2(过量)=NaHCO3。NaHCO3溶液的PH值在9左右,而酚酞的变色范围在8至10之间,因此在PH值为9左右时,酚酞溶液呈无色。过量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碱溶液中和至酸过量,导致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4. 在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时,常用酸滴碱。如果待测的碱(如氢氧化钠)液浓度较大,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立即显红色然后逐渐变浅至无色。如果滴入标定的盐酸,溶液会出现一系列的颜色变化(浅红→深红→浅红),这同样是基于上述化学反应原理导致的颜色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