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水学中的峦头简述
风水学中的峦头是研究地形地势的重要部分,也是玄空风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称之为形学,这里的“形”并非简单的地理形态,而是通过细致的地形地势分析,结合相应的气场流动来判断风水吉凶的知识体系。有些人误以为玄空风水只重视峦头或者只重视气场流动,这两种观念都是片面的。在所有的风水流派中,能够将峦头和气场流动并重,且能够精准判断的,唯有玄空风水。
玄空风水中的峦头理论对不同地形如山地、平洋、平原、丘陵等有着独特的见解。在地理形势中,山龙和水龙是两大要素,它们相互关联,就像阴阳两面一样。
对于山地,以山为龙脉,以水流为界限,龙脉遇水而停。在平洋地区,则以水流为龙脉,以水口为界限。而在平原地区,则根据地势判断龙的走向。龙的行止之处即是所谓的穴位所在,龙不停则无穴。
山龙停留之处,会形成多种地形态势,如窝、钳、乳、突等。这些形态又各自分为多种类别,各具特色。比如窝形有开口窝、闭口窝、空窝等;钳形有阴钳、阳钳、斜钳等;乳形有阳乳、阴乳等;突形有阴突、阳突等。
在风水实践中,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水法。水法在风水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相地时首先要看水法是否得当。只有在水法得到确认后,才会进一步确定龙脉的走向。如果水法得当,那么龙脉也不会差。
确定龙脉的方法因地形而异,山地、平洋、平原的龙的确定方法都有所不同。单独的一座山不能作为龙脉,《葬经》中就有“独山不可葬”的说法。
玄空风水在选定穴位时也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山地风水注重藏风聚气,避免冲击和淋头;平洋风水则重视水路交织处的弯曲环绕;平原风水则注重地势平坦开阔之处。在确定穴位时,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山坡的陡峭程度或平缓程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