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中材的储存,必须保证环境干燥。许多材料需要经过晒干后才能妥善保存。晒干的中材不仅便于存储,更能有效保持其效。由于天气潮湿或保存方法不当,这些材料容易受潮发霉。对于发霉的材料,直接丢弃显然是一种浪费,但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其失去效,甚至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那么,面对发霉的中材,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对于发霉情况不太严重的材料,可以采用撞击法处理。首先通过日晒或烘烤使材料彻底干燥,然后放入撞笼或麻袋、布袋内来回撞击。这种摩擦的方式可以有效去除霉斑。适用于撞击法处理的材料包括桂参、田七、麦冬、生地等。对于长条根或片状材料,不宜使用撞击法。此时可以选择用刷子轻轻刷去霉斑,如广豆根、白茅根等。
还可以采用淘洗法。将发霉的材料放入缸或盆内,用水搓洗或刷洗,去霉后再捞出晒干。对于需要保持色泽的材料,可以在洗净后捞出,将水滴干净或稍微晾干,然后用硫磺熏蒸以增加色泽。洗涤时,应根据发霉程度选择冷水或热水。对于易碎的材质如天麻、贝母等,需要在水中加入白砚粉搅匀后再进行洗涤以防破损。适用于淘洗法的材料有明参、贝母等。
还有一种方法是醋洗法,主要适用于不能沾水且价值较高的材料。如山茱萸、五味子、乌梅等贵重材料发霉后,可以用醋进行喷洗处理。具体方法是:将材料薄摊在席上或干净的水泥地面上,用醋喷洒,同时边喷边翻并用手搓擦。全部喷匀后,用麻袋或布覆盖闷润,然后摊开晾干。
以上就是针对中材发霉问题的多种处理方法。一旦发现材料发霉,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以减少损失。处理完发霉的材料后,还需要找到有效的存储方法,以防材料再次受潮发霉。材料的反复发霉会对其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储存中材时,确保环境干燥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