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深意探:1729的象征与午门外的赐粽情

端午佳节深意探:1729的象征与午门外的赐粽情

【端午节宫廷独特风俗与历史传承探索】

端午节,这个以五月开篇为标志的节日,粽子飘香,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而在宫廷之中,这一传统节日更是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跟随历史的脚步,我们一同探索端午节的宫廷风俗。

一、宫廷粽子:皇家传统与恩泽共享

粽子,又名角黍,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绘制的《端阳故事图册》生动地描绘了宫廷包粽子的情景。明清时期,皇帝常将粽子赐给朝官,分享节日的喜悦。雍正帝更是在端午节邀请王公大臣共同品尝粽子,感受皇家的恩泽。

二、香袋寓意深厚:皇家驱邪辟邪习俗

端午节,因纪念屈原而设。屈原在诗中提及佩戴香袋的习俗。皇家对此传统十分重视,香袋里常装有朱砂、雄黄等驱邪物品或沉香、咖南等香料。其中,葫芦造型的香袋因寓意吉祥而受到喜爱。《雍正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录了皇家大量制作香袋的情况,可见皇家对此习俗的重视。

三、菖蒲酒与皇家赏赐:避虫毒的神奇酒品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中加入了菖蒲,这种酒被认为具有避虫毒的效果。明代宦官刘若愚所著《酌中志》详细记载了紫禁城端午饮用菖蒲酒的习惯。清代帝王也会在端午节将菖蒲酒赏赐给大臣,共同分享节日的喜悦与安康。

四、赐扇:皇家的仁爱象征与节日祝福

端午节时天气炎热,赐扇成为宫廷的一大习俗。这一习俗起源于唐太宗时期,并逐渐演变为重要的礼俗。扇子不仅是解暑的工具,更是皇家的仁爱象征。明清时期,紫禁城会在端午节将扇子赐给内臣,也会将其作为节日礼品赠送给外藩国王,以表达友好与祝福。

五、游湖观舟与龙舟竞渡:皇家与民同乐的盛大活动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源于对屈原的纪念。明清时期的北京,端午节赛龙舟成为盛大的节日活动。皇家也会参与其中,皇帝会观看龙舟竞渡,并与家眷一同游湖赏荷,共享节日的欢乐与盛况。

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在皇家有着独特的展现,从赐粽子、香袋、菖蒲酒到赐扇和观龙舟等活动,都体现了皇家对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与传承。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习俗的展现,更是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与弘扬。


端午佳节深意探:1729的象征与午门外的赐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