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农历腊月二十三的鞭炮声逐渐临近,过年的氛围愈发浓厚,人们都踏上了返乡归家的旅程。在河南安阳县的崔家桥镇东曹马村,糖坊内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申运海和他的姐姐申海珍正在亲手制作芝麻糖,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准备传统的祭灶食品,展现出了深厚的家族传统和技艺。
芝麻糖在北方各地均有制作,但东曹马村的芝麻糖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工艺而闻名遐迩。其最大的特色在于独特的“灌糖”工艺,与市面上常见的空心芝麻糖不同,他们制作的芝麻糖内部填充有花生碎和干果,为口感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据申运海介绍,他们的村庄制作芝麻糖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一技艺已经传承了五百多年。虽然最初制作的人家众多,但如今仍然坚持下来的却不多。作为第十五代传承人,他和姐姐继承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对他们在芝麻糖制作技艺上的认可与肯定。
许多人喜爱吃芝麻糖,但却不了解其背后的制作过程。申师傅透露,芝麻糖的主要原料包括小麦、小米和芝麻。在缺乏蔗糖的时代,古人通过制作麦芽糖来获取甜味,这也是芝麻糖的重要原料之一。
在糖坊里,申运海需要经过叠合、拉白、制孔等复杂工序,将热糖疙瘩制作成芝麻糖。灌糖的过程更是惊心动魄,需要三个人在一秒钟内完成下馅动作,对力度和时间的掌握至关重要。
芝麻糖的制作过程历经多道手工工序,包括制作麦芽糖浆、熬糖稀、炒糖、拔糖、成形、冷却等。尽管个别工具已经现代化,但整个制作过程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传承。还有一位老师傅负责为芝麻糖粘上芝麻,经过加热加湿的糖条立刻撒上芝麻并滚动,确保糖条粘上足够的芝麻,这一步骤需要反复进行两次。
申师傅家的糖坊虽然规模不大,但因为全程手工制作,也为乡亲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们通常在秋冬季节开始忙碌,一直持续到年前,并在年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天气炎热时则停止制作。他们制作的芝麻糖质地细腻,口感酥脆轻薄,不粘牙、不粘手,在整个豫北地区都享有盛誉。因为灌糖工艺的复杂精湛,每天只能制作一定量的芝麻糖,常常引得顾客抢购。这也是他们季节性食品和手工制作的现实挑战。记录这片乡土风情的是摄影师杨学材的作品。(乡土河南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