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热门商圈出现了许多充满俄罗斯风情的商品馆。这些商品馆主打俄罗斯进口商品,装饰和招牌都充满浓厚的俄罗斯风情。这股潮流也蔓延到了昆明的商业区。许多消费者开始质疑这些商品的真实产地,它们是否真正来自俄罗斯?
在昆明市西山区云山路附近的俄罗斯商品馆,外观是一个搭有棚子的店铺。走进店内,可以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如巧克力、香肠、提拉米苏、薯片和饼干等。虽然部分商品的外包装上印有中俄双语,并声称原产地为“俄罗斯”,但也有商品的产地显示是在,例如在黑龙江等地。
店员解释称,店内许多商品是中俄合资生产的。如果原产地是俄罗斯,那就是进口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国内代理商生产的。进口的商品也需要贴上中文字样标识以方便理解。店员还透露,商品馆内并不全是俄罗斯进口商品,一些面包、香肠等是由国内代理厂家生产的,而蜂蜜、酒品等则是从俄罗斯进口的。
在南屏步行街的宝善街商圈,也有类似的俄罗斯商品馆,两家店铺相距不到两公里。其中一家店铺的招牌上醒目地写着“俄罗斯进口商品馆”,店内播放着俄语歌曲,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进店选购。消费者在购买时也表现出对商品产地的关注。有些消费者表示对商品的产地有些困惑,但主要是出于好奇而购买。而一些注重产品原料和生产地的消费者则更倾向于购买确实是俄罗斯产地的商品。
记者在店内也发现了一些由国内厂家生产的商品,产地包括黑龙江、甘肃、福建等地。例如,一款声称是“俄罗斯风味”的面包实际上是由黑龙绥芬河市的一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当记者咨询客服时,对方明确表示该厂生产的是国内产品,遵循国标产品标准,商品的配料表都是按照标准编写,并没有特别强调原产地是俄罗斯。客服还提到国产和进口产品之间存在差异,商品条码也有所不同。除了关注商品标签上的原产地标注,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商品条码来判断商品的真正原产地。
在面对这类异国风情的商品馆时,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消费的态度,仔细查看商品的产地、配料等信息,以了解商品的真实情况。商家也应该诚信经营,确保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消费者不应仅仅被商家的宣传所迷惑,需要保持警惕,理性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