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足三里(ST36):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胫骨前嵴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由胫骨旁量取4横指,该处即是。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 关元(CV4):位于下腹部,脐下3寸,即从肚脐向下量4横指的位置。关元是任脉上的要穴,有培补元气、强壮身体的功效。
3. 气海(CV6):位于下腹部,脐下1.5寸,即从肚脐向下量5横指的位置。气海是任脉上的要穴,能调节内、平衡阴阳。
4. 神阙(CV8):位于下腹部,脐下2寸,即从肚脐向下量6横指的位置。神阙是任脉上的要穴,对治疗妇科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等有良好效果。
5. 命门(18):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是督脉上的要穴,有温阳补肾、强腰壮骨的作用。
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艾条,确保艾条质量。
– 使用干净、无异味的艾条,并确保燃烧充分。
–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烟雾过多影响健康。
– 艾灸时要保持穴位干燥,避免水分侵入。
– 艾灸后要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皮肤烫伤。
– 如有特殊体质或病史,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艾灸。
三伏天是艾灸的好时机,但需要根据个质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艾灸,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