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期就像一个新起点,孩子们的网络世界也需要一次彻底的“安全大扫除”。没有人是旁观者,我们需要一场由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同心防护行动”。

一、 教师 & 学校:守土有责,做网络的“净化器”
1. 守好第一道门:升级校园网防火墙,坚决屏蔽不良网站,打造一个绿色的学习网络空间。
2. 上好第一堂课:将“网络安全教育”作为开学必备课,用真实案例揭秘“游戏诈骗”、“红包陷阱”和“网络狼人”,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3. 当好第一证人:密切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建立“线上+线下”双重预警机制,对网络欺凌“零容忍”,做学生最坚实的后盾。
二、 家长:榜样引领,做孩子的“防火墙”
1. 从“放下手机”开始:您的陪伴,是孩子远离网络依赖的最好疫苗。约定一个“家庭无手机时间”,共享亲子时光。
2. 从“聊聊八卦”入手:“今天班上群里有什么好玩的事?”——从轻松的话题切入,了解孩子的网络社交圈,教会他们“不透露隐私、不轻信陌生人、不点击可疑链接”的三不原则。
3. 从“设定规则”落实:共同制定《家庭网络使用公约》,明确使用时长、用途和规则。管理不是监视,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三、 同学:自我负责,做自己的“超级英雄”
1. 练就“防骗金钟罩”:天下没有免费的皮肤和红包!所有索要密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2. 穿好“隐私铁布衫”:不乱扫码、不乱填问卷、不乱晒照片。你的姓名、学校、住址、行程,都是需要守护的“最高机密”。
3. 拥有“正义之光”:不做沉默的受害者,也不做冷漠的旁观者。遇到网络欺凌、不良信息,立刻、马上截图保存,并向老师和家长求助!求助是勇敢,不是懦弱。

【同心防 • 行动倡议】
我们倡议,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全家一起完成三件事:
1. 一起检查:检查所有电子设备的隐私设置和防护软件。
2. 一起讨论:开一次家庭会议,讨论可能遇到的网络风险及对策。
3. 一起承诺:共同签署一份《家庭网络安全公约》,并互相监督。
网络安全之门,无法单靠一方筑牢。唯有师生家长同心同德,方能守护孩子们的清朗网络空间,让他们安全、健康、快乐地奔向未来!
